政府2012年設立第一屆扶貧委員會,2020年貧窮人口高達165.3萬,貧窮率23.6%,創下有紀錄以來的12年新高,即大約每四個人有一個貧窮,貧富懸殊亦趨嚴重,高收入住戶比例減少,低收入住戶比例增加。另外,政府日前公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顯示食物和交通價格升幅大,通脹逼人,窮人難得三餐溫飽。
統計處近日發表《2021年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統計住戶統計資料》,去年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500元,和前年一樣。在全港266.95萬住戶中,20.1%住戶的家庭月入低於一萬元,有53.73萬個住戶;家庭月入超過三萬元的住戶有47%,有125.39萬個住戶。
五年前的2017年,未修訂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6500元,比2021年少1000元,家庭月入低於一萬元的住戶數目有47.52萬個,佔全港住戶18.7%;家庭月入超過三萬元的住戶比例為45.6%,有115.52萬個住戶。
深水埗取代觀塘 成最窮地區
在全港18區中,2021年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最低及最高地區,分別為深水埗區22000元,以及中西區42000元,兩者相差20000元。觀塘區在2017年至2020年連續4年成為月入最低的地區,住戶入息中位數維持在21300元至23000元之間,2021年被深水埗區取代位置。
三餐溫飽為基本需要,統計處日前公布今年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7%,新鮮蔬菜價格高企令基本食品價格按年大幅上升達7.6%,交通開支及衣履開支亦分別按年上升4.9%及4.3%。
近年不少食店或社福單位向基層人士及長者派飯,反映市民需求大。單以社會福利署資助非政府機構8隊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去年4月至12月接到16674宗申請,受惠人次50538,其中觀塘區申請及受惠人次最多,分別有3542宗及11015人次。\大公報記者梁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