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現場直擊/屯門河底垃圾滿布 水質差活魚少

時間:2022-04-26 04:23:39來源:大公报

  屯門河驚現翻車魚,《大公報》昨日即委託水底拍攝專家,利用潛水攝錄機了解屯門河底情況,結果發現水質渾濁,藏有不少大型垃圾,情況令人關注。

  在潛水攝錄機的鏡頭下,藏在屯門河底的大型車輪、鐵架等雜物無所遁形,只偶爾見到有小魚出沒,但能見度低,每當水流翻動時,沙泥即湧現,翻車魚主要以小型魚類、魚類幼體、魷魚和甲殼動物為食,在屯門河將難以覓食。

  另外,翻車魚在部分地區如日本、韓國和台灣,被認為是一種美食,翻查台灣一些海鮮店,甚至將翻車魚作為賣點之一,牠的魚腸又被稱為「龍腸」,可以焗和調味清蒸。歐盟法規則禁止銷售翻車魚相關產品。

  翻車魚或含河豚毒素

  擁有潛水教練牌的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多年前曾在印尼峇里島水域,近距離目擊翻車魚,至今印象難忘,「最大的一條,有幾個人高,很大條,樣子很可愛,而且牠性格溫馴,怎捨得吃下肚?」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雖然翻車魚可供食用,但根據文獻,可能含有「河豚毒素」,可以導致肌肉麻痹,中毒嚴重者更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河豚毒素並無解毒劑,而且耐熱,無法透過烹煮、冷藏或者乾燥而失去毒性,市民應避免購買或自行宰殺不知名魚類作膳食用途。\大公報記者賴振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