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愛心飯堂系列3/我有能力搵兩餐 就盡力去幫人!

時間:2022-04-26 04:23:34來源:大公报

  圖:亮仔食堂開業半年後,因附近有派飯的食店結業,亮仔毅然決定接力,讓公公婆婆繼續有飯吃。

  荔枝角工廠區有一間兩餸飯食店,店裏的飯菜沒有味精,而是滿滿的人情味,盛載着人與人之間的關懐與溫暖。

  身兼廚師的食店負責人亮仔,2020年搬到荔枝角青山道開始經營自家生意。眼看附近一間長期免費派飯給長者的店舖因經濟問題結業,亮仔二話不說肩負起這個愛心使命,接力行善,每日派發200個飯盒給有需要的市民,「既然我有呢個能力,就盡力去做!」\大公報記者 蘇 荣(文) 盧剛昌(圖)

  下午3時左右,在青山道和光昌街交界的轉角位,排滿了過百位公公婆婆,有的會三五成群圍在一起閒聊,有的目光專注地看着一間食店,他們排隊等待的,其實是一個飯盒。

  在隊伍中的李女士對大公報記者說:「我差唔多每日都嚟,星期日唔派就唔嚟囉!有時都攞唔到,好似今日咁多人,就未必攞得到。我哋呢啲老人家,又去街市買餸,又要煮,又要洗碗,梗係辛苦啦!而家煮飯煮得好慢,以前後生煮餐飯一個鐘,而家起碼兩個鐘頭,我嚟呢度攞咗盒飯,食完就可以休息,真係好大幫忙㗎!」

  「我都算係有能力自己搵到兩餐,但係有啲人真係連呢個能力都無,能力做到嘅,唔算得係啲咩!」

  亮仔的店原本叫「亮仔外賣速遞專門店」,2020年底由只做外賣的細舖,搬到青山道變成近800平方呎的「亮仔食堂」,除了可兼營堂食多賺一份錢之外,還多了一個愛心任務。

  「我係亮仔,今年38歲,係『亮仔食堂』嘅負責人。」亮仔10年前在永康街開設一間小外賣店,前年雖然疫情嚴峻,但他看準工廠區的需求,決心搬到比舊舖大了幾倍可兼營堂食的青山道地舖,更把店名改為「亮仔食堂」。「呢一區絕對有兩餸飯嘅需要,加上我哋做啲平靚正嘅食物,就算喺工廠區都一定有生存空間。」

  開業半年後,亮仔接到一個愛心任務,雖然未能令食店的生意額大增,但亮仔只考慮了一會兒便馬上答應了。「附近有一間舖頭做開派飯,但佢哋決定唔再經營,要執笠,負責人過嚟問我哋有無興趣延續落去,講真佢哋其實可以一走了之,直接關門唔需要理班公公婆婆,但係佢都想盡能力去幫班公公婆婆安排後路,既然我有呢個能力,就盡力去做,一口應承咗。」

  「最難忘有人無着鞋,仲有啲坐住輪椅,好明顯係特別需要幫助,所以我唔需要佢哋排隊就會畀飯佢哋。」

  免費派飯活動由去年9月開始,除了星期日,每天都會派,每日都會準備200個飯盒給有需要的市民。「我哋煮嘅都係素菜、齋菜為主,所以支出唔算好多,成本唔會好高。我都算係有能力自己搵到兩餐,但係有啲人真係連呢個能力都無,既然我都算容易得到,就派啲出去,能力做到嘅,唔算得係啲咩嘅!」為節省成本,亮仔的媽媽、妹妹和妻子每天都會到舖頭幫忙。

  至今已派出3萬多個免費飯盒的亮仔,最難忘是那些一眼望去就知道是需要幫助的人。「曾經有人無着鞋,仲有啲坐住輪椅,傷殘嘅人,嗰啲好明顯係特別需要,所以我唔需要佢哋排隊就會畀飯佢哋。當中都有啲比較後生嘅嚟攞飯,不過都講緊係50歲左右,叫做相對後生,始終未算係老年人,都有呢啲人嚟攞飯,不過只要佢哋有需要,有排隊,我哋都會派畀佢。」

  由答應派飯當日開始,亮仔從沒想過回報,亦不曾大肆宣傳,始終做善事只求心安理得。但收到愛心飯盒的人又豈會毫無謝意?亮仔曾經收過感謝卡和生果作回禮。「有街坊有時會攞幾個蘋果、橙送畀我哋食,聖誕節我哋都有收到禮物,有幾次我哋都會叫佢哋攞返去自己食。早排收到一張感謝卡真係好難忘,雖然派飯係本住良心去幫人,但原來每一次見到佢哋攞到飯盒嘅眼神,仲有佢哋專登寫畀我哋嘅感謝卡,係會好有感觸。所以無論疫情之後點樣,我都會繼續派落去,做到嘅都會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