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健身室重開,有健身發燒友在凌晨零時已衝入24小時營業的連鎖健身中心「復操」。
美容院及健身室等表列處所,停業超過3個月,昨日終於解禁重開。有24小時營業的連鎖健身中心,在踏入周四(21日)凌晨零時率先復業,數名市民急不及待衝入場,笑言「肌肉已經唔等得」「唔操練肌肉會流失」。多間美容院的預約反應踴躍,首一至兩星期的大部分預約已爆滿。
不過,由於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入場人數限最多五成,每組只限四人,不少體育教練的收入只能回復五至六成。\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文) 林少權﹑林良堅﹑麥潤田﹑黃洋港(圖)
限人數 生意只恢復五成
位於新蒲崗的連鎖健身中心「24/7 Fitness」,周四零時率先復業,開門前已有5名市民在場外等候。一名入場者表示,第五波疫情期間,體重飆升5公斤,由於翌日不用上班,所以深夜前來健身中心做運動,希望「跟肥肉說再見」。
位於油麻地的Excellence Fitness,佔地1500平方呎,屬於較小型的健身中心,昨日上午9時開門已有數名顧客,已預約教練鍛煉。該中心創辦人李先生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不少教練已接獲客人預約回歸健身課堂,訓練採取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形式,所以不受限聚令影響,「人流及預約情況也令人滿意,不過由於場地容納上限,只可以一半,加上大部分客人是使用之前購入的套票,所以相信短期內,生意額只可以恢復之前的五至六成。」
「美容院預約近爆滿」
男士趕往健身做運動,女士們第一時間往護膚美顏。美容院停業逾3個月,終於可以開門做生意,根據政府防疫要求,美容處所進行面部護理,可以脫下口罩。
位於中環的天使美激光醫學中心(Skinrenew),不同時段的預約已接近九成,負責人倪小姐向《大公報》表示,情況非常理想,部分客人要預約下個月,但她坦言,由於不少客人也是使用之前購入的套票,預期生意額暫時只可以恢復八成左右。
香港康樂體育專業人員總會會長李粵閩向《大公報》表示,雖然處所重開,但現時情況只屬「吊住條命,吃不飽,又餓不死」,社交距離措施仍然限制人數,不少健康中心的教練,收入只能恢復三至五成,據他了解,部分瑜伽班的教練,唯有尋求法例的「灰色地帶」,在學員之間加上隔板,遊走於不同的小組,藉此招收更多的客人。他期望政府盡快解除人數限制,讓教練們可以增加課堂的人數上限,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