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王樺報道:警方留意到上月底開始,社交平台有網民帖文,聲稱可以用折扣價錢以現金兌換消費券,而警方在本月初第一輪的執法行動拘捕3名涉案男子,其後警方發現不法之徒將「面對面」交易轉作「網上交收」,利用通訊程式提供店舖的付款碼給消費券使用者,以網上銀行轉賬方式提供套現服務,警方前日(14日)派員「放蛇」拘捕四名男女。
店舖付款碼配合網銀轉賬
警方財富情報及調查科財富調查組署理總督察梁家揚表示,經深入調查後,發現有不法之徒在網上發帖文招攬市民套現消費券,向有意把消費券兌換成現金的人提供店舖的支付平台「付款碼」,以收取消費券冒充作本地消費,商戶會在收款後以網上銀行轉賬給消費者。警方發現案件涉及60名消費券使用者,金額達36萬元,兌換現金折扣八折至九折。
警方其後鎖定4名目標人士,於前日(14日)派出卧底探員「放蛇」,分別在九龍灣、觀塘、天水圍和元朗拘捕2男2女,年齡介乎26至31歲,包括店舖負責人、負責人的一名朋友,4人涉嫌「串謀詐騙」罪被帶署扣查。
梁家揚指出,有關消費券使用和相關指引已清楚列明只可用作本地消費,不可以套現或作其他用途,市民如聯同商戶以不法手段製造虛假的交易紀錄、合謀套現消費券,有機會干犯法例,根據《普通法》中「串謀欺詐」罪,一經定罪,最高刑罰可監禁14年。
警方呼籲市民和商戶,無論在面對面或網上的交易,只要涉及虛假交易目的用以換取消費券套現,均同樣觸犯法例,警方會繼續作出網上巡邏和派出卧底探員,如有發現任何虛假交易,定會作出執法行動,呼籲市民切勿以身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