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議員促請政府盡快訂下減貧目標及行動方案,落實「以民為本」。
【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報道:香港貧窮問題嚴重,立法會昨日就議員鄧家彪提出「改革香港的扶貧政策和策略」議案進行討論,議案經修訂後獲得通過。多位議員支持議案,認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應跟隨國家實行精準扶貧,做好本地扶貧政策規劃,並提升來屆政府的管治理念,更加「以民為本」。
調整產業結構創就業機會
鄧家彪指出,新冠疫情令香港貧窮問題更嚴重、扶貧訴求更迫切,窮人處境更真實。儘管病毒看似一視同仁在社區蔓延和爆發,可是不同階層的染疫遭遇或影響,正正反映當下貧富差距問題的嚴重。他認為,政府必須要落實具社會財富再分配功能的民生和財政措施,並在不同領域的政策和服務力求改善,最重要就是住屋、教育、醫療。政府應該「以民為本」,多維度量度貧窮,並訂下減貧目標及行動方案,目標和行動才至為關鍵。
選委會界別議員譚岳衡指出,香港作為一個發達的經濟體和全球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還有165萬人口是貧窮人口,情況嚴重。此外,必須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如再工業化和先進製造產業的引入,來創造就業機會,讓低收入階層實現長遠脫貧。
選委會界別議員梁美芬建議政府可參考內地「精準扶貧」的成功經驗,分區統計逾10萬「劏房戶」所需的各類支援,並公開相關數字,繼而制訂具體支援措施和鼓勵民間協助這些家庭「告別劏房」。
選委會界別議員陳曼琪指出,香港特區政府即將換屆,未來要有一套更完整的管治哲學理念,解決香港貧窮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政府應鼓勵各界幫助基層弱勢人士,以婦女就業為例,現時的在職培訓停留在低技術的類別,事實可提供配合香港創新科技、工業4.0和高質量發展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