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有紙紮店順應「抗疫」潮流,推出配備「安心出行」的紙紮手機。右圖:有網店推出代客拜山服務,拜祭過程會拍攝圖片和視頻,完成後傳送給客人。
第五波疫情下的清明節,拜山也變得不一樣!
有傳統紙紮店順應「抗疫」潮流,推出「防疫祭品」:藥品包、口罩套裝,最出位的是配備「安心出行」的紙紮手機,吸引孝子賢孫購買敬先人。
假若不方便親自掃墓,可上網找人代勞。有網店推出代客拜山服務,派專人代表到先人靈前祭祀,拜祭過程會拍下圖片和視頻,價錢方面視乎靈位或墓地位置而定,由380至至800元不等。\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賴振雄
衣紙舖燒臘店 今年生意料跌三成
《大公報》綜合多間紮作衣紙店新產品,發現不少產品非常有創意,例如紮作智能手機加入「安心出行」,還有全套防疫藥品包,食物方面中西日式食材隨顧客選擇,還有一比一大小的寵物犬等。不過,不少店舖老闆都表示,傳統的金銀、衣服鞋履,以及隨身物品例如手袋等,仍然最受歡迎,新推出包括藥品包在疫情下,也多了人查詢,但並非主流。
祭品不限於衣紙紮作,還包括俗稱「酬神孖寶」酬神雞和燒豬。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表示,食材來貨價上升,乳豬、燒肉和雞也加價一至兩成,但今日清明節正日,普遍燒臘店和中式酒店也不敢額外加價,「一隻酬神雞大概100元上下,燒肉一斤90多元,但由於少了市民拜祭,預期整體生意下跌三成左右。」
拜祭過程 拍照拍視頻做證
內地有網絡平台和殯葬服務公司,近日推出「代客掃墓」服務,由人民幣100元基本墓地打掃,至叫價1000元的「代哭」服務,服務非常多元化。其實本港亦有網店推出「專人代拜祭」服務。
開業一年多的「誠品衣紙」,透過網店售賣紮作衣包,速遞到客戶,客戶如有需要,更可委託專人代為拜祭。老闆娘陳太表示,代拜祭服務只為方便客人,部分客人身在海外,加上疫情等原因無法回港,所以聘請專人代拜山。今年疫情較為嚴重,多了本地市民查詢,陳太說今個月已有10多人用此服務,較去年多近一倍。
「有一位顧客身在加拿大,回港要隔離所以委託我們代拜山,也有一些年輕顧客因為不懂得習俗細節,所以找我們幫忙。」陳太表示,所謂代拜山服務,顧客先選定衣紙祭品,然後提供先人看靈位或墓碑位置,專人會前往代為拜祭,過程會拍攝圖片和視頻,完成後再傳送給客人,收費視乎位置,市區收低至380元,遠至屯門曾咀等收800元,衣紙祭品另外收費。
傳統紮作衣紙舖方面,面對疫情和網店雙重夾擊,生意回落兩至三成。西環俊城行衣紙舖老闆杜千送認為,不少孝子賢孫為表誠意,仍然堅持親身前往,但受疫情影響,部分人將儀式從簡,選購紮作祭品的數量也減少,人均消費約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