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八旬婦陶老太上月12日在安老院舍內確診,經院舍上報社署,翌日安排陶太入住亞博館3號展館,15日家屬獲通知要求簽紙准許醫生處方默沙東口服藥,此後音信全無,陶老太如掉進黑洞人間蒸發。女兒陶女士說媽媽沒有自理能力,需餵食及坐輪椅,惟亞博館屢爆隔離長者急症死亡,令陶氏一家擔憂。她說安老院只知母親住在3號館,當她知悉該展館由社署負責,便不停致電查詢,「醫管局嗰邊有內地醫護駐館就放心啫,但而家唔係」,而社署職員更一度將她來電轉駁至1823,甚至着她報警,「幾天內打了100次電話都無人理會,職員說urgent的話打999,亞博沒理由同家屬完全無溝通」。
其後有亞博職員通知安老院指陶太在20號完成口服藥療程,翌日便可出館,惟家屬在陶老太離館當晚獲通知其母急症入院。陶女士擔心與16號亞博第3號館急症送院不治的老翁相似,「聽政府講(默沙東)是很好的特效藥,怎知21號晚,亞博通知媽媽突然心口痛,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搶救」。她憶述半夜三時許收到急症室醫生電話,指其母鉀低及有脫水現象,亦因服用去水丸致體內鹽分不足,需吊鹽水補充水分和鉀。陶老太在醫院做的核酸檢測呈陽性,不明館方原本為何安排她出館。
陶女士向記者展示醫院應其要求在入院當晚拍攝母親的近照,讓家人掌握母親狀況,「相中媽媽奄奄一息,面色死灰,眼肚突出,嚇壞子女們,媽媽未去亞博前120多磅,短短8天落晒形且消瘦。究竟社署管理的亞博館有冇醫護?有冇調整用藥劑量?好彩媽媽半昏迷時仍能說出心口痛,及時送往醫院搶救,否則媽媽便是記者會公布的死亡數字」。記者調查發現社署外判3號展館的營運商是護聯國際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的中介公司。資料顯示護聯去年與一名姓林的員工有勞資訴訟糾紛。
僅靠家屬提供資料
陶女士向記者表示,媽媽昨日再感不適送往北區醫院治療,惟醫護說系統沒有母親曾入住亞博的紀錄,她質疑社署與醫管局之間沒有做好協調,竟要由家屬向醫護補充相關資料。
醫管局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亞博館3號館屬社署營運的社區隔離設施,局方會安排外展醫護團隊及兼職醫生在日間為院友提供醫療支援。入住有關設施的院舍長者多數需長期服用不同藥物,如外展醫護團隊或兼職醫生發現院友有調校藥物的需要,會按臨床情況透過醫管局相關電腦系統處方藥物,系統會有病人的用藥紀錄。社署回覆指不便就個別人士的醫療支援評論,表示亞博館社區隔離設施聘用了照顧專隊,每四小時為來自院舍確診或檢測屬陽性的長者及殘疾人士檢查他們的維生指數,包括體溫、血壓、脈搏及血含氧量。醫院管理局亦派出醫生及護士提供醫療支援,包括處方藥物及在使用藥物方面提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