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昨日表示,在2024年的中學文憑試中,中國語文科取消了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及卷四(說話能力),並於卷二(寫作)加入實用寫作。今次考評局的樣本試卷中,實用寫作題要求考生須在45分鐘內,根據所給出的兩份資料,完成550字以內的寫作任務。題目內容大致是杏壇中學學生會擬發起「綠色生活 『無塑』校園」行動,考生需撰寫一篇學生會主席的演講辭,鼓勵同學支持該行動。
題目給出的兩份資料中,提到校方將:停售所有塑膠樽裝飲料、不提供即棄塑膠餐具。又列舉同學的意見,包括:「以後運動完無『能量水』賣不能補充體力」、「書包已經很重還要自帶餐具」等。
「內容」30分 「行文組織」20分
考評局強調,演講的對象為校內師生,故須回應同學對行動的意見;又要能游說同學支持該行動。所給出的評分參考指出,該題目需按演講辭的要求寫作,包括具游說意識;提出充分理據說明、行文用語簡潔,態度親切,情理兼備;結構完整,詳略得宜,且鋪排井然有序等。考評局還指,閱卷員評分時,須分別考慮「內容」及「行文組織」兩方面,分部分項給分;「內容」滿分為30分、「行文組織」為20分。
在第5級的一個試卷示例中,考生有提及為同學提供更健康的替代飲料──水,而增設飲水機又能減少輪候添水的時間;又強調行動中個人的付出少,卻能為環境帶來良好的改變,是值得的,況且同學仍可選擇其他方法處理餐具;文末以行動的重要性和易於實踐鼓勵同學支持。該示例被考評局點評「能概括行動的目的及措施,並全面針對同學的疑慮作回應」、「文章先交代行動的目的,然後逐點回應同學的意見,最後以『這一切都是事在人為』,呼籲同學支持行動。收結有力,條理分明,結構嚴謹。」
而第1級的一個試卷示例中,考生僅指出「走塑」行動的目的在於減少塑膠帶來的環境問題,讓同學培養良好的環保習慣。考評局認為,該示例中提到增設飲水機、於食物部旁設置餐具洗滌區雖有觸及同學的疑慮,但未有確切回應,游說欠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