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物故事/打銅匠 木雕匠 「手護」工藝餘暉

時間:2022-01-14 04:24:36來源:大公报

  圖:左:83歲的哥哥陸樹才與弟弟陸強才,數十年如一日,仍堅持以人手打造各式銅器。右:郭一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來港,83年和家人開設木器雕刻店,一做就做了近40年。

  中國傳統的打銅、木雕工藝有逾千年歷史,但現時面臨着行業式微與後繼無人的困局,儼如日暮斜陽,工藝瀕臨絕跡。本港的手打銅煲、銅盆等器皿在1970年代以前曾盛極一時,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手打銅器耐久好用,但製作工序繁複耗時,價錢相對較貴,隨着工業化的發展,鋁製及不鏽鋼材質的器皿大為普及,手打銅器變成夕陽行業,本港的打銅舖由最鼎盛時的二十多間,至今只剩兩名老師傅在油麻地碩果僅存的打銅店堅守作業。同樣,本港的手工木雕工藝,也由高峰時的500多名師傅,到現在僅剩師徒三人,鎮守油麻地的老店。他們都是傳統手工藝的守護者。\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文、圖)

  陸氏兄弟:「子女也不做,何況外人?」

  銅器在古代是名貴器皿,中國的傳統打銅手藝有逾千年歷史。所謂「千錘百煉方成器」,傳統打銅工藝,要求銅匠按造型,一錘錘使勁地在銅片上敲打成形,加上鉚接、鍛造、打磨、拋光等工藝,要求力度、準繩度和心思都要恰到好處,一件精緻銅器,就是銅匠精湛手藝的心血結晶。

  位於油麻地咸美頓街近80年歷史的「炳記銅器」,是現時本港碩果僅存的打銅店,見證着本港打銅手藝的興衰。由於店東姓陸,所以早年取名「陸炳記」,現任店主為陸氏的第二代傳人,分別是83歲的陸樹才和78歲的陸強才兩兄弟。

  兩名老人守着大半世紀的老店,不管行業的輝煌、沒落,仍堅持打銅為樂,繼承的不止是父輩的衣缽,還有對傳統工藝不捨的情懷。

  在狹窄的「炳記」裏,地上擺滿不同工具,有幾十種鐵錘,還有一堆堆的銅片和半成品,兩旁櫥窗及展櫃,放滿了打好的銅煲、銅壺等銅器,每一件都出自兩兄弟雙手。

  售價不菲 只待有緣識貨人

  83歲有點耳背的陸樹才,一邊聚精會神地「咚咚咚」的埋頭敲打着銅壺蓋,弟弟陸強才向大公報記者表示:「這行最好景是1960、70年代至80年代初,銅器主要供美、加出口和本港酒樓、家庭。生意好時夥計多至四、五人,忙起來要全家動員子女一起幫手。」

  現時「炳記」做一個普通銅煲,連開料、打造到完成,需時約三日,其間要不停地敲打多個小時及經多道工序才能成器,售價2000多元,賣的都是手工錢。

  陸強才表示:「這行的銅器好欺人買,銅器流轉慢,不及市面所售的不鏽鋼壺平,但銅器耐用,煮的水清甜,買的人都是對銅器有認識和欣賞手藝的人,這樣的價,你說值不值?」

  上世紀80年代起,機製銅器、不鏽鋼及鋁質器材的大量普及,迅速取代手打銅器,打銅業開始式微,「炳記」生意漸萎縮。

  幸運的是,當年本港涼茶舖流行用大銅鼎、大銅葫蘆盛煲涼茶,「炳記」不時接到做這些大型銅器的訂單,生意還可以維持。「那時做一個大銅鼎要十多日,三、四萬元一個,這樣又可以做多十幾年」,陸強才說。

  「但最近幾年,哪裏還有涼茶舖用這些東西啊,很多東西已取代了它,這些銅鼎、銅葫蘆太佔地方,早已不流行。」陸樹才邊用大鐵剪剪着銅壺蓋邊補充道。

  打銅業由盛轉衰,工匠要麼轉行、要麼退休,以往全港20多間打銅舖,滿街打銅聲,如今只剩「炳記」一家孤零零的獨自回響在鬧市的熙攘中。

  不言退休 只求精神有寄託

  兩位老人不無感慨地表示:「我們是第二代傳人,由十幾歲跟父親入行,打了六七十年的銅,做到現在。所幸店舖是早年買的,不然那麼貴的租,早結業了。現在只是賺份手工錢,一來有手藝可做,二來也讓自己有精神寄託。」

  這行學師期又長又辛苦,哪有年輕人願入行?陸強才指指自己說:「我自己兩個,連阿哥的七個子女,沒一個肯入行,更何況外人?」

  花落花開自有時。走過大半世紀,養活十多口人的「炳記銅器」,兩名堅守父業的店中人,由少年變成白頭,垂垂老矣。後繼無人,打銅手藝瀕臨失傳。

  店外斜陽照着「炳記」的牌匾,舊時代的輝煌終有謝幕一日,一如打銅的餘韻,漸漸消散在店外車水馬龍的煩囂裏。

  郭氏兄弟:「學師要十年,誰願入行?」

  與「炳記」銅器同在油麻地的「郭記木器雕刻」,亦是本港這門傳統手工藝碩果僅存的店舖。

  年近七旬滿頭銀髮的郭氏木雕第五代傳人郭一邊,在「郭記」栩栩如生的金色木雕龍鳳招牌下,聚精會神,一刀一劃地刻着神牌,蒼勁有力的字體隨着緩急起伏的刀鋒,畢現眼前。

  在本港各種手工藝日漸式微的今天,郭一邊和弟弟郭一天,仍默默地堅守着該份執著。

  郭氏兄弟來自著名的「木雕之鄉」浙江東陽,其祖父是1953年成立的「香港雕刻工會」的創辦人及會長。兩人先後在上世紀80年代來港,作為「郭記木雕」第五代傳人,在油麻地新填地街扎根近四十年。

  同心打拚 默默雕琢四十年

  郭一邊自1988年來港後,木器雕刻是他一生的事業。每天坐在店外的小木枱旁,全神貫注地量度、起稿、雕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雙巧手在木屑中來來回回34年,不但雕出滿天神佛,作品遍布全港廟宇及平民百姓之家,包括寶蓮寺、黃大仙祠、油麻地天后廟等,以至不少市民祖先牌位都出自他的手,連海外遊客也慕名而至,找郭師傅雕刻工藝品紀念。

  「我16歲拜師入行,一日最少做八個鐘,從不休息。」郭一邊指出,祖祖輩輩都靠木雕維生,從小就與木雕結緣,他和弟弟都是郭氏木雕的第五代傳人。郭一天在80年代初來港,1983年和家人在新填地街開設「郭記木器雕刻」店,五年後大哥郭一邊來港幫忙。兩兄弟打拚,每日風雨不改,默默「雕刻人生」,彈指間,朱顏變白頭。

  郭一天說:「這行入門由量度、寫字、雕刻、上油、貼金箔、維修、圓雕等每項工藝都學全、學會,由學師到出師最少要十年,少一樣都不行。」

  這行最好景況時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尤其越南戰爭後期,全盛期有五六百名從業師傅。「以前生意好景時,除了廟宇的木雕,本港不少酒樓大堂裝飾的木雕龍鳳絕大部分出自郭記」,回憶往昔輝煌,老闆郭一天說:「用香樟木手工雕製的龍鳳樟木櫃,以及雕花牌匾,這些深具中國特色的傳統工藝和傢具,最受外國人歡迎,特別是越戰後,不少美國人經香港回國時,會大批大批地訂製發運回國,生意好旺。」

  申入非遺 盼手藝有人承傳

  花無百日紅,近十多年來,受現代電腦機雕衝擊和人們生活習慣轉變,手工木雕行業日漸式微,以前的師傅都七老八十,要麼退休要麼離世,「現在哪有年輕人真肯入行,仍然在做的手雕師傅在港更是寥寥無幾。」

  不過,令郭一天在遺憾中帶些許安慰是,慶幸兒子郭健軍願承家學,肯做第六代傳人,「能否全部繼承要靠他自己努力,但至少到我這一代不會完全後繼無人。」

  2012年郭記木雕申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郭氏兄弟亦不時擔任社區的木雕興趣班導師,希望這門傳統手工藝得以傳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