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死者遺孀何女士展示五歲女兒送給爸爸的畫作,並指女兒每日仍問爸爸幾時返。
【大公報訊】記者魏歆報道:一名43歲男子六月到私家診所照胃鏡,注射麻醉劑後,心跳及呼吸停頓,經搶救後不治。遺孀表示,「無諗過做一個檢查都會死人」。協助死者家屬的社區組織協會表示,有關死因有待法庭裁定,但質疑涉事醫生未按藥廠指引使用麻醉藥。
事主黎紹康於今年初因受胃氣問題困擾,五月到私家診所求診,醫生建議進行食道胃十二指腸及大腸內視鏡檢查。他於6月10日到診所檢查,接受麻醉後不久,心跳及呼吸停頓,經搶救及送院後不治。
醫生獨自用麻醉劑 疑無按指引
事主本身患有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問題,兒時曾因鼻道狹窄進行擴寬手術。而麻醉藥列明,若患者有心臟、呼吸功能異常,需小心使用,未知為事主做檢查的醫生有否密切監測其心肺功能。指引並列明,負責執行診斷或手術程序的人員,不應同時負責施用此藥物,但該醫生是獨自使用麻醉劑,沒有按照藥廠指引施用藥物。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綜合診所、救護員與醫院急症室紀錄,顯示疑點重重。事主於當日中午12時57分接受麻醉,6分鐘後,下午1時03分呼吸停頓並進行心肺復甦,但網頁上指內窺鏡程序至少需10分鐘,而急症室紀錄亦證明已完成抽取樣本,程序上不合理。急症室紀錄亦顯示,醫生向急症室說下午1時15分「抽胃鏡時,發現缺氧」,但若下午1時03已發現呼吸停頓,似乎不應到下午1時15才抽胃鏡。
事主與太太育有一對子女,遺孀何女士哽咽落淚說,至今仍難以相信丈夫離世,五歲女兒「每日問爸爸幾時返」,有時會畫畫送給爸爸。丈夫離世時,幼子僅一歲半,「嗰時啱啱學識叫爸爸,而家每日都叫爸爸、爸爸。」
彭鴻昌說,該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法庭,暫未有報告,呼籲警方的調查方向應包含涉案醫護人員的刑事責任。他並稱,關注該診所是否持有日間醫療中心牌照。
有關診所至截稿前無回覆查詢。
衞生署昨回覆《大公報》查詢稱,《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規定,內窺鏡及麻醉程序等,須在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才可進行。就麻醉或鎮靜程序,日間醫療中心實務守則要求進行每項程序時,均須有合適數量且具備適當資格及經驗的職員在場。每名接受全身麻醉、神經軸阻塞或主要神經叢阻塞程序的病人,均須由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負責其麻醉護理。若持牌私營醫療機構違反《條例》或業務守則,該署會適當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