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昨日發布由該校及中學攜手共建的首套「香港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課程教學資源套」。中大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下,於2019年開展了為期三年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旨在為香港中學創建新的AI課程、支援框架及可持續發展的AI教育模式,內容涵蓋AI基本原理、AI於不同方面的應用、AI倫理和未來工作等範疇。計劃已聯同六間先導學校合力設計AI課程內容及試教。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強表示,AI教學資源套涵蓋理論、實踐及倫理,希望教學資源套能為學生帶來全面的學習體驗,並教導學生以同理心和符合倫理的方式運用AI。他亦鼓勵學校多參加創科局舉辦的計劃及比賽,以提升學生對創新科技的興趣。他又藉此指出香港創科人才不足,政府希望培養更多創科人才,因此推動整體創科教育是有必要的。
「模擬道德困境實驗」受歡迎
此套課程的教學框架分為五個階段,包括意識、知識、互動、能力強化及倫理,涵蓋12個章節55個模塊,支援老師彈性取材教學,內容更深入淺出地運用本地及外國的實例說明AI的能力與限制。課程更特別關注AI倫理範疇,並希望在中學階段向年輕一代灌輸AI倫理的五個原則,包括透明度、公平與正義、裨益、責任和私隱權,為學生未來正確應用AI技術奠定基礎。
此外,此套課程亦包括硬件學習套─AI智能車CUHK-JC iCar,採用簡單化的編程為學生創造出一個門檻較低的AI工具體驗,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其中「模擬道德困境實驗」最受學生歡迎,模擬失控的智能車即將撞上小孩或老人家,學生必需選擇保護誰,然後自主編程控制智能車行駛的方向。實驗藉此訓練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以及如何正確使用AI技術,確保AI技術對社會大眾有益無害。
學生:為將來職業作準備
六間先導學校的師生分享AI課程的心得,其中民生書院的黃卓珩老師表示,AI是全球科技的大趨勢,現在授予初中學生AI的知識,是為了率先裝備學生,培育未來的AI專才。另外,拔萃女書院的學生表示,未來的工作與AI技術息息相關,例如投資、做生意會用到E-Commerce和Digital Marketing,從事教育行業會用到E-learning等,所以初中AI課程是為將來的職業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