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為毀容婦整形 名醫「醫病」又「醫心」

時間:2021-09-01 04:23:32來源:大公报

  圖:鍾漢平獲頒醫管局傑出員工獎,他申請退休後重聘,希望將經驗傳授給新一代醫生。

  【大公報訊】記者陳詠韶報道:接受整形外科手術的病人除了外貌上有創傷,往往心靈上也有傷痕。行醫33年的東華醫院副行政總監兼外科顧問醫生鍾漢平說,身為整形外科醫生,對病人除了「醫病」外,也要「醫心」。他曾治療一名面部燒傷的婦人,手術後身體逐漸恢復,但仍然終日愁眉深鎖,原來她有心結未能解開。

  這故事發生於前年,鍾漢平憶述,這名婦人的面部被火災嚴重燒傷,有一次覆診時,見到她「眼濕濕」,他於是用了半小時聽她傾訴,得知她被毀容後,不但遭解僱,更被丈夫拋棄,令她身心受創。他於是耐心開導,希望幫助重返正常生活。

  「這類病人就算救回條命,但傷口愈合可能需要半年甚或一年,他們要面對生活上很多困擾,譬如返工,上街見到人,容易失去自信。」鍾漢平在公立醫院主要處理有創傷或燒傷的病人,除了治療身體創傷,還需耐心傾聽,給予支持和疏導,「即使(每次)要用看三、四個病人的時間,但都要花時間去關心。」

  獲醫管局傑出員工獎

  鍾漢平於1998年加入東華醫院,巡房時,他發現卧床長者飽受褥瘡困擾,但由於醫院資源有限,他用捐款為病人購置減壓床墊,從治療、預防入手,並提出成立傷口護理小組,開課培養護士,結果僅兩三人患褥瘡。

  他並大力推動日間手術服務,改變做手術、住院兩日、出院的舊式做法,「有些病人做完手術後,通過輔導就能回家護理,既幫醫院減低病床需求,亦增加病人自我照顧的能力。」

  鍾漢平獲醫管局頒發今年度的傑出員工獎,他說,「行醫者的第一個十年是學習、受訓;第二個十年專注一個範疇深造;第三個十年傳授所學,好好回饋社會。」他已申請退休後重聘,希望將經驗傳授新一代醫生,並樹立終身服務公營機構的榜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