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小海灣大蛻變 仔老餅店 細味街坊濃情\大公報記者 郭恩卓(文、圖)

時間:2021-06-07 04:23:39來源:大公報

  自19世紀,在香港的英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多居於中環,華人則在灣仔一帶聚居,因此灣仔擁有很多具平民生活色彩的店舖和建築,和昌大押、藍屋、利東街都是灣仔的地標。但隨着近年灣仔區重建,納米豪宅和高消費商店紛紛進駐區內,令灣仔蛻變成為新舊共融的社區。見證灣仔時代變遷的快樂餅店老闆王少平說:「還是喜歡昔日的灣仔,街坊感情好好,人情味濃!」

  位於皇后大道東的快樂餅店,在灣仔已開業42年。老闆王少平十多歲便從內地來港,初到香港便在九龍一餅店當麵包學徒。三年後,灣仔有一間麵包店剛好想找人頂手,於是他便和兩名朋友一起創業做老闆,快樂餅店於1979年正式開業。幾年後,兩名股東離開,他便獨力經營快樂餅店。

  他說,以前灣仔區沒有超級市場或大型商場,只有小店和街邊大牌檔。「當時香港人很勤力,打兩份工好普遍,晚上10時後街上仍很熱鬧,我賣麵包都開到晚上11時,附近食肆大牌檔更開至午夜12時。」王少平娓娓道來,以前灣仔最威是合和中心落成,這是當時的大事,因為合和中心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大廈,他和家人每逢生日都會去合和中心頂層旋轉餐廳吃飯慶祝,感覺很新奇。

  便宜味佳 盼人人食得「快樂」

  王少平感激街坊多年來的支持,「我做街坊生意,一定要有良心,不能賺到盡。」所以快樂餅店麵包工藝很傳統,價格便宜,菠蘿包、雞尾包只售4.5元,沙翁、椰絲奶油包只賣6.5元,比起連鎖式餅店動輒要十幾元一個麵包,真是很抵食。「我也是住在灣仔,大家街坊,相識40幾年,不能收貴街坊呢!」

  王少平笑說,當年改店名叫快樂,就是覺得做麵包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客人吃到好味的麵包也會感到快樂,所以店名就直接叫快樂。「灣仔街坊感情好好,人情味濃!大家相處最緊要真誠,這樣大家才會快樂。」快樂餅店麵包便宜味道佳,每日人流不斷,就算到晚上八時,幾乎每一分鐘都有客人在選購食物。

  「有位老太太幫襯了我40幾年,近年她『走了』,她的子女和孫兒回來探我,我也很感觸。當年老太太每天帶着剛放學來買麵包的小子,今天已長得高高大大,還很有心回來探我。」王少平對於街坊這份情誼十分感動。

  不過,最令王少平難忘的是街坊會互相幫助。王少平說,以前香港經濟環境欠佳,居民生活時有困難,曾經有街坊沒帶錢來買麵包,他便大方地讓街坊先拿取麵包,日後才付款。「街坊不能計較,有需要一定要先幫忙。」

  慨嘆老店一間一間淘汰

  近年灣仔變天,大型商場和高級住宅紛紛進駐,令舊日平民社區突然中產化,王少平感覺新與舊有點格格不入。「無辦法,時代不同了,老店一間一間被淘汰,以前灣仔很多舊式酒樓和建築,現在已改建成新穎商店了。」不過,如果有得選擇,王少平還是喜歡昔日的灣仔,至少街坊的人情味令人溫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