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世紀初,內地飄色傳入長洲,成為太平清醮會景巡遊的項目之一。一台飄色由「色櫃」、「色芯」及「色梗」組成。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表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本港多位歷史學者、教育界、文化界人士對此深表認同,指出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港人用筷子、發利是,文化傳承早就刻在骨子裏。」
有學者表示,近年有不少中華文化在港傳承的研究成果,如何讓這些成果發揮社會影響力,特區政府責任重大,建議可將這些成果編入公務員培訓和大學及中學教材,作為必修內容;而在加強文化認同方面,教師肩負重任。
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
歷史學家、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蕭國健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文化的組成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是本地的百越文化;第二個是古時中原人南遷帶來的文化,即是中華文化;第三個是十九世紀後,來自英國、印度等地的外來文化。香港文化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例如香港人過春節,和內地一樣,都會派利是」。
對於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他深表認同並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礎,加深文化認同也是每個國家都在做的事。而現在本港有不少年輕人不認同中華文化,是因為不了解。他說,要加強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他們。
嶺南大學高級研究員、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務顧問劉蜀永教授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對我們從歷史角度、文化角度加強港人的文化認同,具有啟發性。
研究成果可編成教材
劉蜀永教授作為主編之一,參加了《香港志》首冊的編修工作。他援引該書總述的內容說,香港文化以中華文化為基礎。港人多來自中國內地,尤以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為多。他們把中華文化傳統帶到了香江,這在民間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戲劇、文學等方面得到體現。「例如,香港居民重視孝道、崇敬祖先。新界原居民每年都會舉行春秋二祭,掃墓祭祖。除在住所內供奉先人神主牌位,他們亦普遍在村內修築祠堂,供奉家族先人神主牌位,並舉行祭祀活動,以體現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
劉蜀永續舉例,舉行祭祀在香港又被稱為「打醮」。除沙頭角的吉澳、西貢的高流灣及塔門等地的醮稱為「安龍清醮」外,大部分的醮都稱為「太平清醮」。「太平清醮」和「安龍清醮」均為祈求地方平安的「祈安醮」。長洲的打醮加插會景巡遊和搶包山活動,近年漸成香港的主要民間風俗活動。「打醮」和香港其他民間習俗一樣,體現出家族與族群凝聚力,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在香港民間落地生根的表現。
香港修志有助於增強港人的文化認同,劉蜀永表示,這是國家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稱,今後不僅應該高質量地修好60多卷《香港志》,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修鄉志、村志。他曾主編香港第一部村志《蓮麻坑村志》。編修村志的一個內容,就是通過族譜和口述歷史追溯村內各家族的歷史。這實際是村民的尋根之旅,啟發很大。
劉蜀永說,關於香港與國家的文化傳承,近年香港學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如何讓這些成果發揮社會影響力,特區政府責任重大;建議可編入公務員培訓和大學及中學課程的教材,作為必修的內容。他又認為,在文化認同方面,教師肩負重任,如何有效地進行教師培訓是值得重視的問題。「近年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受教育局委託,組織中學歷史教師到泉州、蘇州、揚州等地進行文化考察。我們利用內地地方志系統的資源優勢,精心安排活動,受到老師們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