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軟硬件全升級 18公院將晉身智慧醫院

時間:2021-01-18 04:23:21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訊】記者方學明報道:由紙張的病歷到電子病歷系統,電子派藥系統陸續在全港公立醫院推行,醫院管理局正積極落實智慧醫院概念,預計三年內18間主要醫院發展成智慧醫院,包括在病床加設病人維生指數監察系統、病人資訊電子報告板等。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表示,除了改善醫院的軟硬件,也希望透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去輔助醫療,長遠可解決人手和服務供求失衡問題。

  醫管局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主管張毅翔表示,疫情加快醫療資訊科技發展,手機應用程式「HA Go」添加服務元素,病人可透過程式預約、繳費、查詢及接收資訊。他表示,智慧醫院除可減輕醫護工作壓力,也提高公院服務,目前以天水圍醫院、將軍澳醫院為試點,希望三年內,全港18間主要醫院發展成智慧醫院,「天水圍醫院一開始就行智慧醫院模式,當試驗成功,其他醫院配合到,就可以馬上推出去。」

  電子病歷少錯漏高效率

  天水圍醫院急症室已推行「eAED急症室電子系統」,分流開始,醫護透過系統輸入病人資料、病徵及病歷等,取代手寫,減少錯漏,也加強效率,醫護能掌握即時數據,了解當刻急症室病人分布及危急程度,方便調配人手。

  病房內則透過電子病歷系統,取代以往一疊疊紙張排版,當醫生按下平板電腦或手機電子病歷資料,病人化驗報告、維生指數及其他臨床數據或紀錄,一目了然,毋須透過紙張排版翻來翻去查閱。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信息)彭育華稱,以前等取病人排版可能要經多個部門申請,耗時很久。張毅翔稱,醫生更快更清楚取得病歷,對病人更有保障,「無病歷下睇症唔係唔得,但如果可以即時掌握病歷,對預防及提供最適合治療方案,都有非常大幫助。」

  機械人保安員投入服務

  除了專職醫療部門可透過視像軟件遙距跟進病人情況,在大數據分析下,系統能與病人互動,張毅翔以糖尿病人為例,智慧醫院系統下,病人可獲取更多與糖尿相關資訊,適當時候作出提醒,「例如三高病人,醫生提醒減肥,病人好多時當耳邊風,但系統分析後,除提醒幾時覆診,亦可提供減肥方案。」

  天水圍醫院去年10月已引進機械人保安員,在醫院外圍巡邏,保安人員透過監察系統連接機械人前置鏡頭,實時取得影像,若遇突發事故,即時派員處理。

  醫管局「數據實驗室」(DCL)試行計劃第一階段去年已經完成,多個項目有臨床應用潛力,其中中大研究計劃利用人工智能分辨乙型肝炎患者風險水平,今年內會在醫院試行;第二階段亦已開始,有六間大學共27個申請,其中四間大學共10個項目獲選。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