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黎慧怡報道:政府昨日公布推出「智方便」一站式個人數碼化網上服務平台。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表示,政府除了推出駕駛執照續期、稅務易、填表通、「兩電一煤」等20多項服務,還將於下月增設抗疫服務,包括「電子針卡」疫苗預約和接種紀錄登記系統。年滿11歲的本港居民今早九時起可使用流動電話免費下載「智方便」應用程式,以單一數碼身份登記使用多項網上服務。
逾110項政府服務可用
「智方便」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開發及管理,平台具備四大主要功能,包括身份認證,自動填寫表格(如地址、聯絡電話和電郵),個人化提示(如賬單到期提示),以及數碼簽署。若市民需用到數碼簽署功能,如車牌續期,可在全港121間郵政局開設的登記服務櫃位升級登記「智方便+」。
薛永恆表示,「智方便」是推動智慧政府以至整個社會的數碼轉型的重要設施,預計到明年年中,超過110項政府網上服務採用「智方便」。在私營機構應用方面,資科辦自今年三月起與數碼港合作推行智方便沙盒先導計劃,讓商業機構了解「智方便」應用程式,並進行測試。至今已有超過180間金融服務機構和公司登記參與沙盒先導計劃。
金管局與資科辦亦正研究透過「智方便」協助金融機構提供網上金融服務。金管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等監管機構已向相關認可機構發出通函,鼓勵他們積極採用「智方便」。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表示,平台只會記錄身份證、姓名、出生日期和性別等基本資料,沒有定位追蹤功能。用戶資料只供「智方便」系統作用戶管理之用,而包括填表通所記錄的手機號、地址等會加密儲存於政府數據中心設施內,確保數據安全。
薛永恒指,平台研發費用約為6000萬元,當局未預料目標使用人數,但會盡量推廣。他透露,「智方便」下月將支援「電子針卡」服務,市民可於平台查閱不同疫苗的選擇、接種第一針和第二針的時間等紀錄。薛永恆亦強調,由於平台是新生事物,需視乎市民的接受程度,再改善或提供進一步提供更多服務。
民建聯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要使「智方便」普及化,必須與商業相配合,期望政府盡早向公眾作出交代,以吸引更多企業參與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