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過渡房倡納長遠房策 助劏房戶「上樓」

時間:2019-06-24 03:12:27來源:大公報

  圖:團體倡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紓緩劏房戶困境/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過渡性社會房屋改善低收入人士居住質素見效。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住戶入住社會房屋後,平均住屋開支減少一倍之餘,而近90%受訪者認為,生活較以往快樂,精神壓力亦有減低,建議政府可將社會房屋納入長遠房屋策略,增加供應量,並為未能入住社會房屋的合資格居民提供租金津貼,減輕基層負擔。

  社協今年三至五月期間,訪問51名社會房屋住戶。結果發現,受訪者人均居住面積為87平方呎,較未入住時人均42.9平方呎,增加一倍。房租中位數則由4000元減至2080元,租金佔整體收入比率由56.2%下跌至29%。

  團體冀設租務管制

  本港現約有10萬戶劏房戶,「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昨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劏房租金按年升7.7%,升幅跑贏同期全港私人住宅各類單位租金指數(按年升5.8%)。

  平均租金佔整體收入比率,亦按年升4.8%至41%,反映劏房租金上漲,進一步加重基層房屋開支負擔。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組織幹事黃嘉浚建議,政府應從速設立租務管制,以限制劏房戶單位的租金升幅,整治租務市場亂象。他又預期,房協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將會是劏房戶未來的一個出路,建議房協改善租金水平、人均面積及中介三方面,以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紓緩劏房戶困境。

  社協認為,輪候公屋人士對過渡性房屋需求殷切,建議政府增加整體社會房屋供應量。由於社會房屋入住年期有限,僅約兩至三年,政府應主動接觸相關機構,對正在輪候公屋的人作有條件編配,充分發揮過渡性房屋角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