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推出「航空營運文憑」。左二起為徐安琪、梁毅聰\大公報記者梁靖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梁靖怡報道:隨着環球機場的客、貨運量不斷攀升,加上香港國際機場有多項擴建項目陸續進行,預計到2030年,三跑道系統運作所產生的直接職位將有123000個。為機場發展培育人才,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推出「航空營運文憑」課程,最大的特色是「賺住學、學住做」,即學生上一個月理論課後,參加十二個月工作實習,月薪在一萬以上,會獲安排每月兩天課堂學習,理論與實踐並重。
「航空營運文憑」課程特色能讓學生全面接觸航空業,提供實地參觀及業界人士分享,讓學員入職前先熟悉機場以及航空業的運作。在參加完首個月的理論課後,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實習崗位,涵蓋五大專業範疇:飛機工程;客戶/地勤服務;停機坪/飛行運作服務;航空貨運;航空配餐。
而且每位學員將由一位實習督導帶領,監察其工作表現;學院亦會委派學術督導(資深的航空從業人員)擔任同學的「人生導師」,協助學員揀選適合自己的實習工作及規劃學習目標,亦以過來人的身份,分擔他們在職場遇到的困難。
飛機迷如願加入航空公司
2018年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畢業生梁毅聰,現職香港商用航空中心營運控制中心協調員,自幼對飛機着迷的他終於得償所願進入到航空公司工作,他說記得初入部門的時候,「經理問我最想到哪個部門,我毫不猶豫咁講咗我想『嗌台』,因為可以同工程師/機師用航空術語溝通」。他主要負責私人飛機的降落,當上年颱風「山竹」來臨時,他笑言一度擔心這些「飛機仔」會被吹走,但工作的時候就知道會為飛機加油以增加重量,甚至會飛到其他安全的地方以避開颱風。
而另一位同學徐安琪則現職香港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顧客服務主任,坐不定的她在讀了一年副學士後,去澳洲參加工作假期後回來香港,爸媽來接機後看到課程的海報,指着海報說:「不如就讀這個吧!」於是她一做就是一年半,在這裏她說難得的是認識了一班好友,讓她捨不得離開。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於2016年成立,是香港首間民航學院。自2017年4月推出首批課程,學院已為超過14000學員提供逾630個課程。學院將會由6月15日起舉行多場課程諮詢日並設即場面試,完成高中課程或同等學力的18歲或以上人士均可報讀,課程有待審批獲得「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