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港童專注成績 不懂「睇人面色」

時間:2019-05-06 03:17:32來源:大公報

  圖:王貞琳博士指家長經營親子關係時要照顧其情緒\大公報記者梁靖怡攝

  【大公報訊】香港教育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港童的「心智解讀」能力較英國兒童差。研究人員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本地教育着重操練而非探索式學習,二是香港父母較關注學術成績,而較少從小孩角度關注他們的情緒及願望。學者建議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應該更多換位思考,尊重其自主性,欣賞他們的心靈思維更有助於良好的心智發展,另外在教育方面可多採用探索式教學法。

  心智解讀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否理解及代入別人的思維及信念,從而揭示他人的想法、預測他人的行為。

  香港教育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的首階段研究,包括336位英國及香港的小學兒童,發現就讀本地小學的兒童,在心智理解發展上落後於同齡的英國學童,而就讀國際學校的港童水平則與英童相若。

  教育與父母關注點影響孩子判斷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再在香港及英國招募120組育有3至5歲幼稚園小孩的家庭參與研究,為兒童進行多個情景測試,從而分析其判斷「錯誤信念」的能力。結果發現,三分之二的英國兒童能判斷「錯誤信念」,港童的比例只達到二分之一。而造成港童落後的原因有二,一是與本地教育比較着重灌輸知識型模式有關,二是與香港父母較關注小孩的外在優勢而非行為感知和心理有關。

  教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王貞琳博士建議可多採用探索式教學法,要視他們為有心智的人,照顧其情緒,語言更豐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