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迕逆戰/屈穎妍

時間:2018-09-05 03:16:19來源:大公報

  大學陸續開學,一場「港獨」出位賽也正拉開序幕,每間大學的學生會代表,藉着開學禮踏上台板的機會,紛紛發表「港獨」演說,大家在暗地較勁,同一題目,誰說得激,誰就被注意,誰就會上位。

  先是教大,接着是港大,前天是中大,昨天是浸大,港獨sound bit,層出不窮。

  港大學生會會長黃程鋒說新生要有「造反的勇氣」,教大學生會會長張鑫明言「脫離中國,香港獨立」,浸大學生會署理會長雷樂希說中國正在「人口殖民」……不過,都不及我的小師弟中大學生迕逆,為了出位,他們竟用上兩組大逆不道的詞語:鄰國、納粹。

  中大學生會會長區倬僖說:「我們所處的香港政制崩壞,主權正受到相鄰國家的威脅,經濟文化等方面受北方帝國殖民,人權自由更受到前所未有的剝削。」

  新亞書院臨時學生會會長孫昊賢咀藐藐道:「構建身份認同,最重要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什麼是命運共同體呢?並不是講句什麼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就可隨便建立……我們如何跟一個財大氣粗的人共榮共辱?如何跟一個『一帶一路』殖民帝國共榮?如何跟一些假貨抄襲共榮?中國共產黨執政70年,無論是土改三反五反『文革』六四,以至最近新疆維吾爾族人的集中營,件件都『甘』過納粹,它都未被禁,我們又何來禁了自己『香港獨立』這幾個字?」

  他們不斷用新詞:再殖民、鄰國、北方帝國、一帶一路殖民帝國……來代替「中國」二字。我想起,陳浩天在外國記者會(FCC)以英語談「港獨」時,一直把北京Beijing讀成Peking的畫面。

  Peking的寫法,是1906年由西方人訂定,當年西方傳教士及外交家為了學漢語,以拉丁文為漢字注音,Peking一字就是源於此種拼音法,所以稍有歷史的北京物事,如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北京烤鴨(Peking Duck),都是沿用Peking一字。

  1979年,中國向聯合國提出以漢語拼音作為國際標準獲通過,1982年開始,國際間所有中國人名、地名全用漢語拼音,北京的英文也從此正名為Beijing。所以,1990年出生的陳浩天,根本沒有學過、聽過、接觸過Peking這字。

  今日,他們用殖民地英文來呼喚北京、用北方強鄰來形容中國,這些人,肉體上是中國人,但言語心理精神上,其實早已從國家分裂出去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