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林海瑩報道:下月一日至七日是世界母乳餵哺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哺至孩子兩歲。香港兒童健康基金昨日解析母乳餵哺十大迷思,包括坊間近年興起的「催乳」按摩、奶量不足孩子吃不飽及戒口等,醫生指全部不需要,因母乳可根據BB需要而自動調節。
國際證書母乳育嬰顧問凌志靜指,餵哺母乳的媽媽不用按摩催乳,也會自行產奶,因孩子吸母乳時會刺激媽媽荷爾蒙分泌,不建議胡亂按摩。她又指,勤密餵哺能減低乳管阻塞,若出現乳管阻塞,可熱敷或浸浴後才餵哺,其間再按壓硬塊疏通。若孩子不肯食母乳,是因餵哺姿勢不正確,正確姿勢是將乳頭深入BB口腔內,且首月不能用奶樽餵哺,因BB吸食時所需力度不同,難以適應。
許多餵哺母乳媽媽誤解奶量不足、奶稀及母乳顏色不同等,令BB吃不飽、營養不足因此體形較「奀」,更有媽媽怕奶會令孩子敏感而戒口。香港兒童健康基金主席、兒科專科醫生歐陽卓倫指,母乳蘊含BB所需的各種營養,且奶量因應孩子需要而生產,相反奶粉易吃過量致孩子有肥胖症,而敏感取決於天生體質和基因,不用刻意戒口,例如咖啡、奶茶及酒一天不超過一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