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廣州市正佳廣場門前,市民遊客排隊購買十五運會吉祥物文創產品。/中新社
從吉祥物「大灣雞」,到「嶺南文化盛宴」開幕式演出,不僅讓十五運會成為體育界的盛會,更成為區域經濟與文旅的「催化劑」,為粵港澳帶來顯著的經濟與旅遊效益。
超500萬張可售門票催生「票務+旅遊」的新型消費模式,觀眾們循着賽事日程,利用三地緊密聯通的交通網絡,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大規模「遷徙」,為灣區城市帶來餐飲、購物、交通等消費。截至11月16日,十五運會市場開發收入達18.4億元(人民幣,下同),兩大核心賽區廣州和深圳共接待遊客1804.9萬人次,旅遊消費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5.33%和24.48%。
受到全網追捧的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更成為新的「商業密碼」,各城市特色十足的實體裝置吸引遊客前往打卡,主題文創周邊供不應求。據統計,十五運會已累計審批通過涵蓋20個大類、2800多款特許產品,特許商品市場貨值總額截至上周已突破6.8億元,全品類潮玩產品總產量有望突破100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