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滬港創新大賽 促成果落地轉化

時間:2025-11-20 05:02:47來源:大公报

  圖:梁振英為獲獎團隊代表頒獎。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報道:19日一早,上海外高橋集團迎來了一個香港創科團隊入駐。這一聚焦生物醫藥領域的團隊,前一日在「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中獲獎。該評選由在滬港人團體上海市香港商會主辦。評選今年聚焦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兩大領域,並強調項目落地。活動得到了滬港兩地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專程來滬為獲獎項目頒獎,並勉勵組委會與參賽者以此評選為契機,示範香港、上海乃至內地各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推動我國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於5月20日啟動,面向滬港及內地初創公司、大學生等,設初創組與成長組雙賽道。活動共收86個報名項目,19個晉級決賽,12個項目分獲「最佳創新獎」等獎項。

  參賽項目四成來自港澳台地區,香港團隊在初創組表現亮眼,展現強勁創新活力。主辦方聯動滬港四大園區(上海外高橋集團、上海張江高科、香港數碼港、香港科學園),提供政企支持、落戶等一站式服務。以上海外高橋集團為例,對落戶上海的獲獎團隊,給予80至400平方米免租物業,並協助投融資、市場拓展,備受香港團隊青睞。

  滬港創科聯動 實現科技自強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應邀來滬為優秀項目頒獎。梁振英指出,「十五五」規劃建議不僅要求「科技自立自強」,更強調「高水平」,中國未來科技發展將更注重原始創新和變革型技術創新,要打造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讓科技創新成為驅動中國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而香港有「一國兩制」、高度國際化、高度開放和國際知名大學聚集的優勢。13年前,香港特區政府就提出要成立創新局及科技局,並於10年前終於成真。至今,政策引領的努力有了初步的成果。

  展望未來,梁振英認為,「十五五」規劃建議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上海產業鏈完整,應用場景廣闊,期待滬港兩地創新科技業界能繼續通力合作,發揮各自的獨特優勢,立足基礎研究前沿,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同時配合產業,促進科研成果走向社會、走向市場、走向國際,實現創新價值。

  持續推動滬港創科共融

  上海市香港商會會長張國正表示,促進滬港合作是商會核心任務,近年推動兩地科技互補共融已成重中之重。商會希望借助在滬港人資源優勢,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助力滬港創科合作結出更多新果。

  張國正介紹,本屆「滬港創新項目評選」以「滬港聯動,科創共融」為口號,得到滬港兩地高校、科研機構積極響應,兩地科研人員深度探討合作,顯示創科合作潛力巨大。令人意外的是,英國高校亦派團參評,印證創科已成全球熱點。作為主辦方,他們後續還將分兩步走:一是持續舉辦評選,發掘優秀項目與人才;二是為獲獎團隊「扶上馬再送一程」,跟進落地轉化,助力優秀創科項目發展,推動中國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