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當地時間10月28日,中國和東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中新社
28日,在李強總理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等東盟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扎夫魯分別代表中方和東盟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該議定書首次在自貿協定中納入了供應鏈合作單獨章節。商務部認為,議定書的簽署標誌着中國與東盟自貿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將從傳統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領域拓展至數字、綠色、標準、產供鏈等新興領域。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充分體現了雙方共同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莊嚴承諾,共同建設開放、包容、以規則為基礎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和互利共贏、富有韌性的區域產供鏈體系的堅定決心,將為雙方及世界各國企業創造豐富的市場和產業合作機遇,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記者朱燁報道:議定書的簽署是落實習近平主席與東盟領導人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上達成重要共識的標誌性成果,也是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關於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的重要舉措。
多個首次 推動區域內系統性合作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共涵蓋9個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和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衞生與植物衞生措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議定書中出現幾個「首次」:雙方首次對綠色經濟、新能源、可持續金融等作出明確定義;首次在自貿協定中納入供應鏈合作單獨章節;首次明確在制定自身標準時可考慮參考對方標準;首次在自貿協定中建立了全面涵蓋企業和消費者的自貿區競爭規則的系統性框架。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28日解讀指出,議定書以推動開放、互利、包容合作為目標,適應國際經貿發展新趨勢。一是深入拓展新興領域。3.0版新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5個領域,體現了雙方推動新興領域合作的共同意願和行動。二是全面提升開放水平。3.0版作出了中國和東盟各自自貿實踐的最高水平承諾,特別是建立了貿易便利化等「邊境上」傳統領域和數字、綠色、供應鏈等「邊境後」新興領域的系統性合作框架和機制化安排,明確了具體合作領域和重點舉措。三是着力促進包容發展。3.0版納入了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通過保障企業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提升最不發達國家履約能力,使中國與東盟各國企業和人民都能夠從區域經濟增長中受益。
增強區域經濟抗風險能力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對《大公報》表示,議定書的亮點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依託中國與東盟已有的堅實經貿合作基礎,升級後的議定書能夠優化區域發展環境、激發增長動力。另一方面,中國與東盟通過此次升級進行的規則探索,將為雙邊合作提供清晰指引,更有望為未來WTO多邊規則的完善提供有益參考。
周密認為,本次「升級」在傳統經貿領域實現了深度優化,在創新領域實現了範圍拓展與規則完善。前者對原有關稅規則與貿易便利化措施進行進一步完善,後者將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等新興領域納入合作範疇。在美發起貿易戰、當前國際形勢日趨複雜的背景下,中國與東盟的此次合作升級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一是能夠推動區域內市場協同發展,降低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增強區域經濟抗風險能力;二是為市場主體注入信心,對穩定區域經貿預期、持續釋放發展動能起到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