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象尼德蘭/難忘的「魯本斯體驗」\王 加

時間:2025-10-28 05:02:17來源:大公报

  圖:「魯本斯體驗館」展廳一隅。\作者供圖

  比利時安特衛普,名副其實的「魯本斯主場」。教堂、故居、陵寢、美術館、祭壇畫……彷彿這座城中的一切都和彼得.保羅.魯本斯爵士有關。而只有走進他親自設計的巴洛克風格宅邸,才能一瞥他四百年前是何等如日中天。我在去年因翻修閉館悻悻而歸之後,今年重返終於踏進了大師親手打造的花園,以及位於花園另一側包含全新故居博物館入口的「魯本斯體驗館」。

  這棟畫家於一六一○年購買的豪宅,既是大師居住多年直至去世的居所,也是他龐大工坊的所在地。當時他花了八千九百六十荷蘭盾(相當於今天的十五萬歐元),加上自己一幅畫買下了這棟豪宅。然而,相對低廉的購房價被他包括雕塑博物館、門廊、工坊、花園等複雜的重建計劃一筆勾銷。魯本斯將其親自設計並改造成了一幢意大利巴洛克式的宮殿,其日常開銷還包括兩名園丁、女傭、管家和其他工作人員的薪水。在此居住超過二十年、後半生名利雙收且坐擁兩個皇室爵士頭銜的魯本斯,在此創作、學習、打理訂單生意、舉辦社交派對、並接待全歐慕名而來的重要客人;他令人咋舌的工作量和巨大的生活開支實際上是成正比的。

  站在魯本斯故居的正門口,這棟古色古香的佛蘭德斯老宅大門緊閉。相比之下,被安特衛普市政府買下,並改造成全新魯本斯故居博物館的入口,其全玻璃外牆建築則極具現代感。新館一層包含售票處和文創商店,二層是公共圖書館,地下一層則是全新打造的「魯本斯體驗」(Rubens Experience)。料想故居翻修,新開放的空間大概率是介紹藝術家生平和作品的多媒體類展覽,因此行前並未抱太多期待,想着匆匆體驗下即可。出乎意料的是,我竟在此逗留了近兩個小時還意猶未盡,只因這個名為「魯本斯體驗」的沉浸式展覽實在給了我太多驚喜。

  走下旋轉式的樓梯,兩側的印花窗簾環繞着一尊魯本斯的銅像,似乎大師正在迎接我們走進他的「人生大秀」。在「魯本斯體驗館」中,陳列着魯本斯極具辨識度的自畫像、曾坐過的椅子、當時使用的所有顏料原石,以及很小一部分大師私藏的藝術品,凸顯了大師鮮活的「存在感」。然而,「體驗」的核心在於互動,魯本斯故居博物館利用現代最新的高科技聲光電手段,讓觀者既能了解大師的心路歷程和經典畫作,還能通過互動參與其中。

  在所有體驗環節中,除了常見的可放大作品局部的觸摸屏,還有可模仿畫中人物姿勢的模擬器、根據選擇物品價值了解十七世紀佛蘭德斯物價的排序欄等,最令我意外的是每半小時播放一次的藝術家生平視頻(整點弗拉芒語半點英語場)。遍布場內的大大小小數十個屏幕在其他時間各司其職,待到觀眾在弧形座椅排排坐、場內滅燈影片開始時,屏幕便以五花八門之姿不停地更換魯本斯的代表作、肖像畫及書信,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雖有解說,但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而是一種通過四面八方的畫作,讓你在最短時間內直觀感受魯本斯藝術魅力的全新視覺體驗。那種撲面而來的衝擊力甚至超越了站在單一原作前的觸動。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互動環節便是「親自入畫」。在體驗區最裏面的角落,有個類似於自助拍照機的觸摸屏,牆上的掛鈎放着巴洛克時期紳士和貴婦脖子上戴的拉夫領(Ruff Collar,又稱輪狀皺領),可自行佩戴並拍照留念。但其特殊之處在於,觀者自拍完的照片會被「嵌入」一張由魯本斯私藏、十七世紀畫家威廉.凡.哈切特所繪的《科內利斯.凡.德.吉斯特私人畫廊》。這位魯本斯友人家中滿牆的畫作中會「驚現」一張我的自拍,並可掃碼下載留念。擁有這樣一份能讓每個人充分參與且獨具創意的觀展紀念品,誰會忘記魯本斯故居帶來的這份特殊回憶呢?在僅包含二十餘件真跡、全靠聲光電等互動體驗撐起的魯本斯體驗館內,我看到了未來呈現經典藝術的嶄新趨勢──結合真跡展示的沉浸式體驗不能僅浮於表面的打卡拍照,而是要通過策劃者的巧思設計讓觀者通過互動,牢記大師生平和名作細節,最終令每個人充實且心滿意足地離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