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大研究成果發表
祭祀坑精確年代
•通過碳十四年代測定,三星堆遺址三號、四號、六號、八號祭祀坑埋藏年代處於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相當於商代晚期。
•一、二、三、四、七、八號坑中發現可拼對的同一器物殘片,表明埋藏年代相同。
青銅器鑄造技術
•三星堆青銅器在商代晚期形成以分鑄為核心,兼用渾鑄、鍛造的創新鑄造技術體系。
•獨特的「芯骨─條形芯撐」技術,有效解決了細長、彎曲器物的成形難題。
陶器生產標準化
•三星堆遺址商代晚期陶小平底罐羼和料的數量和粒徑大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器身比例與口沿形態也開始呈現出較高標準化趨勢。
金器製作技術
•三星堆遺址金器都是金銀合金,來源可能是較為穩定的沙金礦,並通過灰吹法進行提煉。
水稻耕種方式
•三星堆遺址商代早期的古蜀先民確立了以集約化濕地稻作農業為主體的農業形態,由此支撐的高密度人口。
銅器彩繪工藝
•彩繪青銅器使用硃砂和大漆為原料,是中國最早的銅胎漆器。
象牙保護技術
•在掌握三星堆遺址出土象牙保存現狀、病害及劣化機理的基礎上,研發了現場保護技術、脫水加固技術,使出土象牙能在常規環境下保存、展示。
大公報記者向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