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學子們驚嘆馬鈴薯像葡萄一樣「空中結果」。右圖:內蒙古鑫雨種業有限公司利用科技種植馬鈴薯,有效提質增量。圖為學子們參觀鑫雨種業育苗室。
莜麵、土豆、羊肉,被稱為是內蒙古烏蘭察布的「三寶」。將羊肉和土豆燉到香爛軟熟,放入蒸好的莜麵窩窩一起吃,層次豐富,鮮鹹濃郁,是舌尖之鮮、味覺經典。「我們四子王旗不僅是『神舟家園』,同時也是馬鈴薯種植大縣。」8月16日,參加「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的蒙港學子走進了位於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內蒙古鑫雨種業有限公司。
站在猶如「熱帶雨林」般的智能溫室育種大棚中,看着同學們一臉好奇的樣子,該公司總經理王淑娟告訴大家,在現代農業新技術的加持下,原來「土裏生根」的馬鈴薯實現了「空中結果」的科技蝶變。霧培技術,不僅引領馬鈴薯育種新時代,也使得馬鈴薯產量大幅提升。同時,公司還選育優良性狀種子,不斷提升馬鈴薯質量。\大公報實習記者 周維亞
走進內蒙古鑫雨種業有限公司的智能溫室大棚,眼前的景象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一排排馬鈴薯種苗懸空生長,一顆顆小馬鈴薯如同葡萄般懸掛空中,而原本應該深埋土中的白色根鬚,卻在霧化營養液中汲取養分。「這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霧培技術。」據王淑娟介紹,該公司自2019年起開始探索霧培技術,不僅成功研發「氣霧培室原原種生產專利」,更建成了20餘畝的智能化生產大棚。
基因測序 精選優良種子
「霧培技術是一種無土栽培方式,通過將營養液霧化後直接噴施到植物根系,為植物生長提供所需水分和養分。」王淑娟說,霧培摒棄了傳統的基質栽培方式,讓馬鈴薯的根系可以在空中自由生長,根據種薯生長周期的長短制定不同的營養配方及噴灑時間,並通過全自動智能控制系統定時將營養液均勻地噴灑到馬鈴薯根系。
馬鈴薯原原種的質量直接決定種薯的生產性能,氣霧法能顯著提升產量、提高原原種的品質。「我們每株苗產量可達100粒,是傳統種植模式下每株平均2粒產量的50倍。」王淑娟表示,目前工廠實行每年兩季種植,可產出原原種約6500萬粒,能夠滿足約1700畝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其種薯及產品不僅供應北京、上海、廣東、重慶等內地30多個地區,同時還遠銷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等8個國家,未來計劃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
該企業通過先進的基因測序與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快速、精準地檢測種子基因信息,並從海量基因數據中篩選出具有高產、抗病、抗逆等優良性狀的種子,大幅縮短育種周期,顯著提升種子質量。
開發加工產品 提升農作物附加值
作為一家集研發、繁育、推廣、倉儲及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鑫雨種業目前已登記6個品種。公司創新採用「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由企業向農戶提供優質種薯,待馬鈴薯成熟後再統一回收銷售。這一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農戶單獨面對市場的風險,還為企業保障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此外,公司還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與培訓,幫助他們提升種植技能,確保種薯的產量與質量。
企業通過自建基地與訂單基地相結合的方式流轉土地,並以高於市場價50至100元每畝的價格收購,切實保障農戶收益。同時,公司推行「保底入股 +利潤分紅」機制,農戶不僅可獲得每畝600元的保底收入,還能享受純利潤20%的分紅,這一模式直接帶動戶均年增收超5000元。
為進一步推動產業融合、延伸產業鏈條,鑫雨種業還投資興建了現代化農產品加工生產線,開發出薯片、薯條、澱粉等多種產品,有效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目前,企業正加緊建設薯條加工廠,計劃通過打造自主品牌,結合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據悉,鑫雨種業將於今年建設75畝智能溫室,建成後將成為我國科技含量最高的原原種霧培產業園區,一年分三季栽培原原種,年產能可達2.3億粒,產值可達1億元左右。不僅將進一步推動馬鈴薯育種行業的發展,實現種薯生產的工廠化、標準化和高效化。同時將帶動更多農民參與產業發展,共享現代農業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