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軍抗日名將陳季良終年62歲,獲追贈海軍上將軍銜。
自江陰海戰起,中國海軍無論是制定戰略的高層指揮官還是普通士兵,都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無數英烈英名永遠彪炳史冊。在這場以一個軍種的全軍覆沒為代價的血戰中,福建籍官兵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作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1866年左宗棠、沈葆楨在福州馬尾創辦福州船政,並組建了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艦隊。從這時期開始,福州船政旗下的船政學堂培養了嚴復、薩鎮冰、劉冠雄、李鼎新等一批海軍優秀人才。清末至民國時期,劉冠雄、薩鎮冰、李鼎新三位先後任海軍總長;此外,抗戰初期海軍部長陳紹寬與陳季良均為閩籍海軍將領。其中,陳紹寬早於1928年任國民政府海軍署長時便提出「添造航空母艦一艘」,後任海軍總司令時又提出全國沿海共設置20艘航母,是民國時期第一個提出中國要有自己航母的海軍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