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戰勝利80周年/新華社政論:永遠做中華民族文明成果與人類和平事業的捍衛者 中國力量每增一分 世界和平希望就多一分

時間:2025-08-30 05:02:32來源:大公报

  圖:朱啟平報道《落日》發表於大公報。

  【大公報訊】8月28日發表的新華社政論《永遠做中華民族文明成果與人類和平事業的捍衛者─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指出,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發展壯大,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下為文章摘要: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示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這一幕,牢牢印刻在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心間,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國際關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苦難輝煌交織的抗戰歲月,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心裏激盪奔流。

  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1945年9月2日,《大公報》記者朱啟平晨曦中來到東京灣,登上靜靜停泊在那裏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在離日本簽降代表約兩三丈的地方,目睹他們代表日本簽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戰勝國投降。

  「全體簽字畢,麥克阿瑟和各國首席代表離場,退入將領指揮室,看表是九點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製造瀋陽事件,隨即侵佔東北;一九三三年又強迫我們和偽滿通車,從關外開往北平的列車,到站時間也正好是九點十八分。現在十四年過去了,沒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這個時刻,在東京灣簽字投降了,天網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謂歟!」

  在題為《落日─記日本簽字投降的一幕》通訊中,朱啟平記錄下這樣一個時刻,生發出這樣一段感言。

  日落西山,讓氣焰囂張的日本侵略者走向可恥的覆滅!從瀋陽北大營到東京灣「密蘇里」號,對那個年代每一個有骨氣的同胞來講,這始終是最堅定的「中國人的立場」和最熾烈的「中國人的感情」。

  細節是歷史的註腳,讀懂註腳方能把握全篇。更為重要的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的皺褶裏藏着照亮未來的火種。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抗日戰爭,中國勝利。從甲午失敗到抗戰勝利,歷史走過了半個世紀。中國當年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為什麼能夠戰勝不可一世的日本軍國主義、奪取勝利呢?」

  習近平總書記深沉的歷史叩問字字千鈞。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讓我們一道重溫那段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的歷史,從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中汲取精神滋養,用一顆滾燙的心觸摸百年大黨、偉大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投身抗戰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

  山西陽泉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聳立峰頂,如同一柄刺刀直插雲霄。

  1940年,華北戰場的日軍對我根據地大規模掃蕩,妄圖以「囚籠政策」困死敵後抗日力量。重重危局中,八路軍毅然亮劍,投入105個團20餘萬人,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手握簡陋的武器,迎着飛機大炮衝鋒,用胸膛堵住槍眼,以血肉鋪就道路。長達數月1800多次殘酷戰鬥,八路軍將士斃傷日、偽軍兩萬多名,再次打出敵後抗日軍民的聲威,有力支持正面戰場作戰,有力遏制妥協投降暗流,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抗戰的意志和力量。

  今年7月7日,在這片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拋灑熱血的土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切重溫同仇敵愾、勇禦外侮的光輝歷史,深情緬懷不畏強敵、鐵骨錚錚的八路軍烈士,殷殷囑託要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距獅腦山東北方向約300公里的平型關,同樣是中國人民抗戰史上的光輝地標。蒼山如海,長城盤桓。88年前華北戰場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第一場大勝仗」的槍炮聲,依然在人們的耳畔回響。

  1937年9月25日清晨,身着粗布軍服的八路軍將士向進入伏擊圈的日軍發起猛攻,一仗殲敵千餘名,炸毀汽車百餘輛,繳獲一批輜重和武器。

  八路軍靠什麼戰勝了裝備精良的頑敵?

  「戰爭中,精神之於物質是三比一。」清理戰場時,人們看到一名戰士和敵人同時將刺刀插入對方的胸膛。日軍的刺刀長,八路軍的刺刀短,我們的戰士是迎着刺刀衝上去的!

  平型關大捷擊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舉國上下「聞風振奮」,社會各界紛紛向共產黨和八路軍發來賀信、賀電。法國《人道報》發表評論說,英勇的中國同志的民族精神,突然像一道新的萬里長城聳立起來。

  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八路軍、新四軍分別參加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同時開闢廣大敵後戰場,實現了與正面戰場的互相配合、互相策應,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

  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形勢多麼險惡、戰爭多麼殘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以非凡的膽略和堅定無畏的革命精神不斷發展壯大敵後戰場,給日本侵略者以越來越沉重的打擊。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敵後戰場逐步上升為中國抗戰的主要戰場,抗擊着約60%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到戰略反攻階段,敵後戰場成為全面反攻、爭取抗戰最後勝利的前沿陣地和戰略基地。  

  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人早在全民族抗戰爆發之時的預言,一步一步化為現實。

  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過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約5.6萬人增長到約132萬人,全國黨員人數從4萬多人增加到120餘萬人。紅旗飄飄的敵後抗日根據地發展為19塊、近1億人口。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等部獨立奮戰14年,殲滅日、偽軍20餘萬人。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殲滅日軍52.7萬餘人。

  十四載苦難歷程,鐵蹄下血雨腥風。神州陸沉,無數優秀中華兒女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軀築起守護家園的鐵壁銅牆,以必死信念開闢走向勝利的光明道路。

  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1945年8月10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消息已然傳出。抗戰勝利於民族於國家意義非同尋常。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為數日後報道日本正式投降,預製了前所未有的超大號鉛字─日本投降矣!  

  今天,我們愈加理解80年前同胞們「笑臉上淌下淚來」的心緒,更為抗戰勝利至深至遠的影響而撼動。

  劫後餘生,中華民族實現了從近代深重危機到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發憤圖強的征程上傲然挺立起脊樑。億萬中華兒女從此真正活出做人的尊嚴。

  故宮博物院1.3萬餘箱珍貴的文物在抗日烽火中南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器物,而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守護它們,就是守護民族的記憶、文明的薪火,就是守住深植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一個拚死賡續文脈的民族,永遠不會被侵略者打垮。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深邃思考,我們對抗戰文化守護者的那份敬意愈發濃烈。

  根植中國、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在神州大地根深葉茂。我們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人們滿懷敬意,在一面長11米、高4.5米的照片牆前久久凝視。5098個抗爭瞬間,5098天偉大歷程。

  80年前,中國人民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以頑強的意志和英勇的鬥爭,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80年後的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為破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歷史性成就,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台。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發展壯大,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我們永遠做中華民族文明成果與人類和平事業的捍衛者!

  (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