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訓練方法創新 AI助力又快又好

時間:2025-08-21 05:02:26來源:大公报

  左圖:嚴格的訓練教官認真比對官兵的帽線、槍線、腿線是否整齊劃一。右圖:科學化訓練,精益求精。大公報記者獲邀走進京郊昌平閱兵訓練場,觀摩徒步方隊訓練。\大公報記者馬靜攝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九三盛大閱兵前夕,大公報記者獲邀走進位於北京郊區昌平閱兵訓練場,觀摩徒步方隊訓練、觀看聯合軍樂團演奏訓練。受閱官兵向記者透露,今年閱兵集中強訓時間並不是很長,得益於全軍大抓實戰化練兵,大家平時訓練基礎比較扎實,到訓練場之後主要進行精細化、科學化強化訓練。同時,通過科學組訓,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和內容,創新了訓練方法,一些AI智能化手段助力閱兵訓練短時又高效。\大公報記者 馬靜、李暢北京報道

  盛夏的北京,驕陽似火,毫無遮擋的閱兵場上更是酷熱難當。記者抵達閱兵訓練場時,各徒步方隊正以排面為單位進行訓練,訓練場內整齊的口號聲此起彼伏、官兵整齊劃一的步伐踏出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每個參訓官兵都身着筆挺的服裝,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堅毅。

  教官金睛火眼 表情眼神也不放過

  當天北京溫度高達30多度,每一個訓練官兵臉上都汗如雨下,後背也被汗水浸透,即使汗水從眼睛上劃過,他們也巋然不動,目光如炬,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苟。訓練教官認真比對着官兵的帽線、槍線、腿線是否整齊劃一,就連官兵的每一個細節動作、表情、眼神,他(她)們都不放過,提出精益求精的要求。

  集中強訓需時短 得益實戰化練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石斌上尉告訴記者,今年閱兵訓練借鑒了往年經驗,在訓練方式方法上有很多創新,訓練計劃、時間和方式方法都是科學制定。頭戴藍色貝雷帽,身着迷彩訓練服的維和部隊訓練方隊在訓練場內格外突出,他們也將再次走上天安門廣場光榮受閱。陸軍第83集團軍中校張旭告訴記者,維和部隊方隊在訓練中堅持科學訓練、嚴格訓練,同時也使用AI輔助分析排面偏差並進行改進。

  「我們會運用先進的AI動作捕捉糾錯系統,糾出官兵錯誤動作,並能夠及時地給出糾正。每天訓練時長不定,根據訓練計劃和訓練內容靈活安排。」曾參加過2015年九三閱兵的陸軍第83集團軍二級上士蘭宇在提及兩次閱兵不同時說。

  「這一次我們閱兵訓練整體準備時間不長,到訓練場進行集中訓練時間也並不久。大家看到我們目前訓練水平已經達到高訓練標準,做好了參閱各項準備。這也得益於全軍大抓實戰化練兵。大家看到的正步訓練、齊步訓練、單排面訓練等內容都是我們部隊的日常訓練內容。大家平時訓練基礎比較扎實,到訓練場之後主要進行精細化、科學化強化訓練。」張旭說。

  參閱民兵來自主要抗日根據地

  閱兵訓練場上,身着迷彩服的女民兵方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今年的女民兵方隊褪去紅色裙裝,改為迷彩服裝,她們頭戴迷彩帽,一身迷彩作訓服乾脆利落,右臂佩戴「中國民兵」臂章,胸前佩戴紅色徽章,手執鋼槍,盡顯剛毅之姿。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閱兵指揮機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將副主任徐貴忠介紹,這次閱兵從15個省份抽組民兵參閱,覆蓋抗戰時期黨領導的主要抗日根據地,她們中有的來自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等優良傳統民兵隊伍,也有來自創造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獨特戰法的典型民兵組織,還有的來自新中國成立後作出新貢獻、發揮新作用的先進民兵群體。這既體現了民兵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也反映了新時代民兵建設的新風采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新成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