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十四五」發展成就/預期壽命等多項民生指標超額完成

時間:2025-08-12 05:02:20來源:大公报

  圖:「十四五」以來,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持續提升。圖為8月10日,遊客在三亞市後海村附近沙灘學習衝浪。\新華社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在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民生福祉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最關心的事。「十四五」規劃共包含20項主要指標,其中「民生指標」就達7項之多,由此可見民生在「十四五」整體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分量。

  五年來,由於政策有溫度、落地有速度、惠民有力度,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持續提升,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多項「民生指標」包括人均預期壽命、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等已經提前達到甚至超過預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未來的日子也更有盼頭了。\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再次強調,「要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雖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民生始終為大。發展只有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方能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多省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十四五」期間,各類惠民舉措陸續出台,各項民生新政相繼落地。如今,對比規劃之初的預期,可以欣喜發現,多項民生指標已然超額完成: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增量超過「提高1歲」的規劃目標;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在95%以上,超過95%的規劃目標;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醫師數達到3.6人,超過3.2人的規劃目標。

  在7項民生指標中,首要一項就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四五」期間,國家着力推動居民收入增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總體水平再漲2%,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二者共惠及3.3億左右老年人。今年上半年,廣東、四川等省均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居民的腰包更鼓了,面對生活時腰桿更硬了,未來的日子也更有盼頭了。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周海兵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總結說,「我們不斷夯實民生之基,持續加大穩就業促增收力度。『十四五』以來,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推出激勵政策 加碼穩就業

  民生為萬事之大,就業是民生之本。「十四五」以來,我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為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具體到2024年,三產就業人員比重分別為22.2%、29%和48.8%,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顯著增強。

  「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擴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支持範圍;激勵企業擴崗吸納就業,擴大社會保險補貼範圍;做好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優化就業服務,加強企業用工指導……」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再次推出「政策包」,進一步加碼穩就業。

  在首都北京,8月的全國農展館,人頭湧動,交流熱烈。160餘家用人單位帶來近2600個崗位,吸引了眾多畢業生前來諮詢了解、投遞簡歷。大公報記者了解到,這是2025年暑期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的首場招聘會。而今年年底前,北京還將陸續開展實名幫扶、就業權益護航等一系列青年就業服務活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長崔鵬程日前公開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助力穩崗擴崗、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增強技能培訓針對性、提升就業公共服務水平等四方面發力穩就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