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2024年8月2日,《大公報》頭版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回信勉勵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右圖:7月25日,浙港企業家在寧波舉行學習座談會,以習近平主席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的回信一周年為契機,探討深化浙港合作。圖為座談會現場。\大公報記者俞晝攝
「多年來,你們傳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積極創新創業、捐資助學,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回憶起一年前習近平主席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的回信,「寧波幫」代表曹光彪先生之子、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其東在25日舉行的浙港企業家學習座談會上感慨道,習主席的回信是新時代的家書,更是強國建設的動員令,是對全體中華兒女的深情召喚。\大公報記者 俞晝、王莉、連慜鈺寧波報道
「當前世界格局風雲激盪,單邊主義、技術封鎖逆流湧動。」在曹其東看來,越是風高浪急越需眾志成城,強國建設沒有旁觀者,無論是港澳同胞、台灣同胞還是海外僑胞,只要心懷家國,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永新光學是老一輩『寧波幫』創立的企業,見證並參與了國家科技發展的歷程,更是港資企業在寧波成功發展的案例。」
1997年,被譽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個赴內地投資興業的港商」曹光彪回到家鄉投資創辦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很多人不解,已經富甲一方的他為何要在77歲高齡時涉足陌生的光學行業?「我是寧波人,寧波是我的根,我要回到寧波去辦企業。」曹光彪曾笑着回應。2007年,曹光彪的幼子曹其東接班,企業一步步成長為中國光學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
回信一周年是里程碑 更是新起點
「永新光學成立後,我們始終堅持科技創新,致力於國產高端顯微科學儀器的自主可控,成功打破了西方的『卡脖子』技術,為中國空間站成功研製第一台太空顯微實驗儀,為嫦娥衛星製造相機鏡頭。」曹其東介紹道,在回信精神的鼓舞下,最近一年裏企業更是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在承接「十三五」「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基礎上,還參與了科學儀器的「十五五」規劃。
三個月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出訪寧波,其間來到永新光學,對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和寧波先進製造業成就表達了高度的讚賞,期待與寧波企業家攜手並進,共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國家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特首離開後的第五天,我便邀請45位寧波的重量級企業家到訪香港,他們參觀了香港的多所高校,旨在尋找科技和資本方面合作共贏的投資機會。」
「那次訪問得到了香港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曹其東坦言,目前已經有多個項目啟動合作,包括永新光學與香港理工大學正在積極開展的機器人視覺系統和宇航衛星、太空相機等項目的合作。「回信一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託,服務國家戰略,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習近平主席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的回信,是對寧波工商界人士的親切勉勵,也是對包括我在內的所有香港企業家的巨大鼓舞,更是中央對香港企業家多年來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的充分肯定。」香港新華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冠深說。
深化浙港合作 賦能創科產業升級
「近年來,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浙江創科發展迅速,而香港也在聚力推進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浙港兩地在創科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蔡冠深建議道,兩地企業要加快構建新的價值鏈、創新鏈、產業鏈,形成跨境產學研平台。「例如可以將香港的臨床試驗能力與浙江的數字醫療技術結合,加速創新藥在國際認證領域的突破。」
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六小龍企業之一,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韓璧丞在一個月前被任命為新一屆的香港特首顧問團成員。
「浙港兩地可以攜手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去重點支持那些研發周期長、研發投入大的科創企業,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腦科學、新型材料等前沿領域。」韓璧丞表示,「香港的國際金融優勢,結合浙江的製造業基礎,能夠為創科企業提供從早期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的資金支持。這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創科項目落地浙江、香港,也能幫助香港在新興科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