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文物活化/遊南漢二陵博物館 AI牆重現農莊運作

時間:2025-05-24 05:02:38來源:大公报

  圖:博物館的東漢陶樂俑唱起了社交媒體上流行的「阿巴滋阿巴滋」。\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廣州南漢二陵博物館依託五代十國之一南漢國烈宗劉隱德陵和高祖劉岩康陵的遺址而建。兩個陵墓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五代南漢國的標誌性史跡。

  今年初,該館上新了一面名為「羊城遺珍.廣州考古數字之窗」的數字文物牆。記者現場打卡了這個數字文物牆。文物牆首頁,以廣州市考古關鍵柱為基礎,以獨特的考古地層形式呈現,讓觀眾清晰地感知到歷史的沉澱。手指點擊相應「地層」,出土文物即以盲盒方式出現。點擊盲盒圖片,首先觸發考古現場的模擬挖掘動畫,引導觀眾進入文物詳情頁面,探索文物的奧秘。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信息部主任易偲說,數字文物牆在於借助AI技術讓文物「活」起來,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古人日常,例如從廣州漢墓出土的東漢陶男俑,頭戴斗笠,是莊園勞動者的真實寫照,因此設計者通過想像還原了他手持農具、走向麥田的場景,東漢陶樂俑則唱起了社交媒體上流行的「阿巴滋阿巴滋」。

  地址:番禺區小谷圍大學城華師一路8號

  交通:地鐵4號線、7號線大學城南站,公交332路、384路、番201路、86路、387路廣大附中站

  推薦穿衣風格:漢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