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重慶13日舉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提醒民眾小心AI擬聲換臉騙局。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下稱《標識辦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14日表示,《標識辦法》通過標識提醒用戶辨別虛假信息,明確相關服務主體的標識責任義務。
此前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要求,包括智能對話、智能寫作、合成人聲、人臉替換等多種服務須添加顯式標識。《標識辦法》就須添加的顯式標識作出了多項要求,如在音頻的適當位置添加語音提示或者音頻節奏提示等標識,在圖片、視頻的適當位置添加顯著的提示標識。
《標識辦法》明確,隱式標識是指採取技術措施在生成合成內容文件數據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服務提供者要在生成合成內容的文件元數據中添加隱式標識。此外,《標識辦法》還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惡意刪除、篡改、偽造、隱匿本辦法規定的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大公報記者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