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大公報記者張帥攝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在要素保障、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上表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是總書記賦予湖北一以貫之的戰略定位,是湖北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一脈相承的戰略任務,是湖北必須一抓到底的戰略機遇,將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杆,全力把湖北發展好、穩定好,不負機遇的歷史性眷顧。\大公報記者 張帥、歐陽思柔北京報道
2024年,湖北全省實現生產總值60012.97億元(人民幣),比「十四五」規劃提前一年跨越6萬億目標,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發展曲線,成為中國第七個跨越6萬億的省份。
「我們深刻認識到,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是總書記賦予湖北一以貫之的戰略定位,是湖北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一脈相承的戰略任務,是湖北必須一抓到底的戰略機遇。」王忠林表示,湖北將按照一年開新局、五年大變化、十年結碩果的發展步驟,大力實施能級跨越、科創引領、產業倍增、樞紐提能、美麗湖北、文化創新、區域聯動七大戰略,整體提升湖北的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後勁,着力在打造科創支點、產業支點、生態支點、開放支點、聯動支點上狠下功夫。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王忠林強調,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關鍵在科技創新,創新強則湖北強。科技資源豐富是湖北最大的優勢,湖北擁有82位院士,1121萬技能人才,13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超過200萬,「要打造策源先導的科創支點,努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湖北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具有九省通衢、得「中」獨厚的優勢。王忠林還指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必須具備強勁的樞紐功能和集散效應。湖北將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建設陸海空「三條絲綢之路」戰略樞紐,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建設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三根支柱」積蓄實力
當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長李殿勛也指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需要堅持需求牽引,持續築牢增強先進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金協同創新「三根支柱」。要促進形成「人人想創新,事事靠創新,處處有創新」的濃厚的氛圍,從科技研發平台到成果轉化平台,再到產業培育平台,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分析研判,「弱的就強,錯的就改,讓土壤更加適合,構築一個完整的平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