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大公報記者任芳頡攝
中國兩會牽動着世界目光。經濟增速目標,是海內外尤為關注的焦點。5%左右──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公布這一目標。2025年,「十四五」規劃迎來收官,「十五五」規劃將謀篇布局。把GDP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底氣何在?
「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在6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今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綜合研判、科學論證、系統平衡,穩慎提出的,在工作層面上,我們也為實現這個目標做了充分和扎實的準備。綜合分析,我們制度有優勢、市場有潛力、企業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直面風險挑戰的勇氣、有解決問題的底氣,今年實現5%左右的目標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朱燁北京報道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快將公布實施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貿易體制受阻,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增多,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外部輸入性風險增多。同時,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也影響着全球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
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去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促進全年目標實現。同時,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勤勞智慧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等。
發布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審議、印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實施方案……近期,一系列標誌性改革舉措有序推進,着力打通制約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卡點,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目標已明確,關鍵在落實。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此回答記者提問。
鄭柵潔介紹,將把促消費和惠民生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提振居民消費。近期,多部門聯合制定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很快將公布實施。
今年赤字規模5.66萬億 近年最高
藍佛安表示,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給力。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赤字水平和赤字規模均為近年最高。在政府債券規模上更加給力。今年新增政府債券規模達到11.8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9萬億元。
潘功勝介紹,今年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為6.6%,還有下行空間。
吳清表示,正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不斷引入源頭活水。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政策文件將盡快推出,將全面建立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以及年金基金、保險資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
「中國年」成「世界年」 消費回升向好
王文濤介紹,2025年,要把擴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統籌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推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其中,以舊換新擴大了換新補貼品類範圍,家電從「8+N」類增加到「12+N」類。今年春節消費市場人氣足,服務消費活躍,亞冬會帶動冰雪熱,《哪吒2》等帶動觀影熱,「非遺春節」打響入境遊「開門紅」,「中國年」成了「世界年」,消費回升向好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表示,實現5%的增長速度有助於穩就業和防風險。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將為勞動力市場提供大局保障,促進充分就業與社會和諧穩定。合理增長水平有助於較好地控制金融風險。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表示,加大赤字率意味政府將在經濟建設和民生保障上投入更多資金,直接拉動投資和消費。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能夠平衡區域發展差異,增強基層經濟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