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創新變革/結合實際應用 「具身智能」潛力無限

時間:2025-02-04 05:02:36來源:大公报

  「中國不僅注重技術本身的創新,還強調將技術創新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例如,拼多多通過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應用於農業,助力農產品產銷直連。」清華大學新聞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雙聘教授沈陽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在根技術、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而這些不僅是中國自身探索和創新的成果,也是中國融入世界發展進程的必然結果。

  沈陽表示,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通過微創新的積累實現重大突破。例如,大疆從早期的飛行控制系統逐步擴展到無人機的多個核心部件,最終實現全球領先。抖音在全球範圍內的成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內容消費習慣,還推動了全球短視頻行業的發展。《黑神話:悟空》不僅展示了中國在高端遊戲開發領域的技術實力,還推動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用AI賦能感知和認知能力

  「AI大模型的未來演進方向將從單純的大語言模型逐步走向對物理世界的理解,最終實現具身智能。」沈陽指出,具身智能強調機器人與物理世界交互,具備感知、規劃、決策和行動能力,這一過程需要AI大模型不斷升級。DeepSeek的AI大模型技術能夠為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提供更強大的感知和認知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例如,DeepSeek的V3模型在多模態感知和推理方面表現出色,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適應複雜環境。

  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重要載體,其最終目標是融入人類社會。沈陽認為,人形機器人需要根據不同的人際關係模式調整交流方式。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在人機交流的自然性、適應性和情感交互方面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人形機器人在家庭和工作環境中需要作為「社會成員」聽從人類調遣,這要求AI大模型與人形機器人深度配合,理解人類的概念、氛圍和情境。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H1在蛇年春晚的表演中展示了其靈活性和智能性,未來結合DeepSeek技術,機器人將能夠更好地適應家庭和工業場景。

  大公報記者郭瀚林、任芳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