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4)十五周年年會暨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品牌傳播交流會13日在北京大興舉辦。圖為去年在廣東東莞,參與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全體會議的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4)十五周年年會暨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品牌傳播交流會13日在北京大興舉辦,來自全球60餘家海外華文傳媒高層齊聚北京,將共同探討加快海外華文媒體融合,共商共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助力全球更好地理解中國、讀懂中國。此次會議主要議程包括啟動「海外華人眼中的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等。本屆年會將舉辦多場主題活動和參訪活動,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會後,海外華媒高層還將深度走訪北汽集團、京東集團近距離感受中國企業的發展。\大公報記者 羅洪嘯、蘇雨潤北京報道
本屆年會由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北京大興海外聯誼會、中共大興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在12日致歡迎辭表示:「此刻的北京室外寒風刺骨,但大家歡聚一堂卻是暖意融融。這個融,不僅有老朋友新朋友相見歡的融洽,還是海外華文媒體用各種方式傳播中國聲音的融合,是中國高水平開放連接世界的融通。」
華文媒體要當好中國故事的講述者
李大宏指出,此次年會舉辦地北京大興區,為實踐「融通中外 讀懂中國」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如今的大興,不僅是北京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通過國際化的視角,以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大興的優勢展現給世界,也讓世界從大興看到中國的發展和開放。
李大宏表示,今年是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成立15周年,成員媒體數量從最初的18家增長至如今的123家,遍布全球五大洲的43個國家和地區,在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促進海外華僑華人的團結與進步,以及營造客觀友善的國際輿論環境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應繼續當好促進國際傳播合作的實踐者、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發言人、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者、數字化國際傳播的先行官,推進華文傳媒事業的繁榮發展,讓世界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媒體也應成為這一進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李大宏舉例說,「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經濟合作的平台,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樑。媒體的報道不應僅限於項目落地的新聞,更要深入挖掘那些項目背後的人文故事,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人和事,讓受眾真切、實在地了解這些項目如何促進當地發展,尤其是如何改善人民生活。「我們要成為這些故事的講述者,讓世界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脈動。」李大宏說。
運用數字化手段 展示中國發展成果
李大宏特別強調,海外華文媒體要當好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海外華媒要通過豐富多彩、有效傳播的方式,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傳統藝術、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念。不僅要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更要讓世界看到中華文化的現代活力和創新精神。
海外華文媒體要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創新敘事方式,精準把握國際受眾的需求和興趣點,通過數據、案例和比較分析,客觀展示中國的發展成果,分享中國在5G、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這些技術如何推動全球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據了解,本屆年會上,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將與香港大公文匯集團、海外華文傳媒組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阜博集團、北京宇信科技集團和南威軟件集團將與海外華媒高層面對面交流,搭建海外華文傳媒與出海企業深入交流與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