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日,今年第1500億件快件由極兔速遞重慶解放碑網點快遞員雷維星送達牟女士手中。\中新社
今年11月17日16時29分,「150000000000」的數字閃現在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的大屏上。蓬勃發展的快遞業充分說明,在國際社會面臨諸多變數、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中國消費市場回暖並穩步增長,中國經濟依然展現着強大韌性與活力,中國快遞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月均快遞量已超2014年全年總量
據悉,今年全國人均收到快遞107.14個,全國每天平均有4.69億件快遞「在路上」,平均每一秒產生5425件快遞。截至今年8月,我國快遞最高日業務量超過5.8億件,月均業務量超過130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早在2023年,我國快遞業就支撐起超13萬億元的網絡零售額。
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此後每年「破千億」用時不斷縮短。2022年較2021年提前7天;2023年較2022年提前39天;2024年較2023年再次大幅提前。如今,我國月均快遞業務量已超2014年全年總量,十年時間實現從「年人均十件」到「年人均百件」的巨大飛躍。
「雙十一」是透視中國經濟活力的一個晴雨表。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自10月21日起,快遞日均業務量超5.8億件。10月22日快遞業務量達7.29億件,刷新單日業務量紀錄。11月11日當天,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7.01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151%,同比增長9.7%,刷新了歷年「雙十一」當日新高。
國家郵政局:快遞助中國產業「走出去」
據悉,第1500億件快遞是一箱甘肅天水農特產品花牛蘋果。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後,極兔速遞當天完成商家攬收,將包裹發往重慶。得益於電商平台推出的偏遠地區「中轉包郵」服務,農產品上行速度一提再提,僅花牛蘋果一個品類,極兔速遞全年寄遞量已突破300萬單。快遞企業聯手電商平台,讓快遞觸角向更深處延展。
快遞業務量的突破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蓬勃生機與多元活力。消費者只需輕點鼠標或滑動手機屏幕,便可輕鬆選購全球各地的商品,而快遞服務則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將這些商品精準送達消費者手中。從日常用品到高端數碼產品,從生鮮美食到時尚服飾,快遞包裹如同一個個滿載希望與驚喜的「幸福使者」,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鄉村的田間地頭,讓消費不再受地域限制,讓市場的邊界無限拓展。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表示,今年以來,快遞末端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服務模式加速演進,服務質效不斷提升,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快遞行業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自動化分揀、大數據路由規劃、北斗導航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呈現加快升級趨勢。此外,快遞業還積極助力中國產業「走出去」。中歐班列運輸國際郵件快件實現常態化運行,國際寄遞物流體系持續完善。
中國快遞市場繁榮活躍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年人均收快遞超100件
.平均每秒生產5400多件快件
.最高日業務量超7.20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