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繪就文化改革新圖景

時間:2024-10-08 05:02:51來源:大公报

  翻開《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個聚焦」指向鮮明,其中之一便是「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立足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着眼賡續中華文脈、推動文化繁榮的重大使命,《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踏上新征程,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將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引向深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2024年2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公開發布,「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情況」列入巡視工作的重點檢查內容,上緊履職盡責的「發條」。

  意識形態關乎旗幟,決定着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

  歷史與實踐反覆證明,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只有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我們的黨才有戰鬥力,我們的民族才有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在日益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堅持住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還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共產黨人繼續作出回答。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要放到這個大背景下來認識。」

  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在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的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方面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斷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發展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激發起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沉實厚重、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是一個時代文化高度的重要標誌,也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關鍵所在。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加快建立有利於優質文化產品服務不斷湧現的體制機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必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積極打造文化建設的新空間──

  「互聯網、旗幟揚,守陣地、強思想,管好家、用好網,網風清、家風朗……」8月28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主論壇上,四組家庭以情景演繹形式分別就「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四個主題進行家庭網絡文明建設成果展示,並向全社會發出「弘揚優良家風 共建網絡文明」倡議,凝聚起共建共享美好精神家園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

  着眼未來,要着力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健全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把網絡空間打造成為有價值認同、有人文關懷、有情感歸屬的文化建設新空間。

  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

  一個大國發展興盛,必然要求文化傳播力、文明影響力大幅提升。

  「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越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越需要完善國際傳播體制機制。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以真正在國際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

  新的時代畫卷,期待新的描繪。

  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定能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