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內地經濟新引擎❹新能源/人造太陽攻關核聚變商用

時間:2023-10-31 04:03:47來源:大公报

  圖:陝西星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受訪者供圖

  45億年前,地球接收到第一縷陽光,演變出如今生機盎然的世界。「太陽核聚變帶來的光和熱孕育了地球生命和文明,而我們的可控核聚變將會給人類帶來另一個太陽。」作為內地頂尖的商業聚變能開發企業,陝西星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造太陽」的事業,將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應用於變電站,成為中國撬動創新投資、打造新增長引擎的風景線。「可控核能」的廣闊前景也使公司成為創投資本界的新寵。公司CEO陳銳告訴記者,依託於公司強大的科研基礎,專業團隊正一步一腳印地向建設全高溫超導可控聚變示範堆、建成中國首個商用可控聚變堆的方向邁進,讓全世界翹首以待的「人類能源終極解決方案」正在越來越靠近現實。\大公報記者 李陽波

  人類目前利用的能源80%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不僅越用越少,也給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污染。全球科學家們都在尋求一種持續、穩定和清潔的新能源。「核聚變的原理是原子質量輕的原子核在相互結合成為原子質量更大的較重的原子核,過程中發生質量損失,進而產生巨大的能量。」陳銳表示。

  走進陝西星環聚能的零號試驗廠房,碼放整齊的磁體電源,外形酷似太空艙的球形裝置,正在運行的等離子體……在陳銳看來,在不久的未來,這個裝置還有它的迭代裝置,將會顛覆整個傳統能源體系。

  聚變理論「變現」三步走

  據介紹,目前地球上最容易實現的核聚變是氘氚聚變,其中氘主要大量存在於海水中,目前從海水中提煉氘原料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氚可以通過聚變反應實現自持,只需100噸氚原料,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就可供全人類使用一年,而海洋中蘊藏了約40多萬億噸氘原料,足以支撐人類使用幾百億年。

  如何將一個科學理論變成現實?星環聚能制定了明確、嚴謹的「三步走」時間表。據了解,作為內地系統性從事磁約束可控聚變的頂尖團隊之一,星環聚能技術團隊已運行內地首個球形托卡馬克裝置SUNIST(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超過20年。未來,團隊的目標是通過建設自己的技術驗證裝置、可控聚變反應堆,最終建成商業化的核聚變變電站。

  零碳排「聖杯」 落地場景豐富

  「可控核聚變具備眾多優勢。」陳銳舉例,與傳統石化能源相比,可控核聚變反應不排放二氧化碳,清潔、環保;與核能相比,可控核聚變既不會產生核廢料,也幾乎沒有輻射,不存在洩漏核污染的擔憂;與太陽能、風能相比,可控核聚變反應基本上不會受地域、地貌、氣候、光照、風速等影響,隨處可建隨處可用。

  可控核聚變所產生的聚變能,既能夠應用於大型聚變電站及分布式聚變電站,服務普通民眾,讓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空氣更清新,讓民眾不再被電力供應問題所困擾。同時,還可應用於中大型船用、海上作業平台、近地軌道器、類地天體基地等場景的動力系統。陳銳說,探索並實現人類終極能源,這也是團隊的目標。

  扎實的技術基礎與廣闊的發展前景讓星環聚能贏得眾多資本機構的認可。2022年5月,陝西星環聚能完成了數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企業還於今年榮登「2022年度中國高科技高成長新銳企業TOP50」「2022年度中國新能源新材料高成長企業榜」「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三項榜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