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8月16日,深圳發布20條舉措,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圖為在今年4月內地車展上,觀眾在比亞迪展台體驗模擬駕駛。\中新社
深圳8月16日晚間發布《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提出20條具體措施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其中,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AI)、新型儲能等新興領域大力培育一批民營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措施》支持民企創新應用,加大高端裝備、智慧物流、商貿消費、安全應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應用場景開放力度,並牽頭設立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深圳報道
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互聯網平台經濟逐漸走向國際舞台,而深圳亦是平台經濟角逐的重要市場,不僅有騰訊這樣的巨無霸,也有無數的跨境電商平台企業。《措施》提出,將引導平台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支持平台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推動設立平台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據悉,2023年年底前,深圳將出台平台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措施》亦提出,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等新興領域大力培育一批民營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支持民營企業納入國家、省民營企業百強名單,對入選國家級、省級的專精特新民營企業給予獎勵。2023年年底前將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
應用場景「應放盡放 應批盡批」
此外,深圳將加快推進應用場景開放。加大高端裝備、智慧物流、商貿消費、安全應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新場景開發建設。對涉及公共建築、公共場所開放的應用場景,對民營企業實現「應放盡放、應批盡批」。
為激發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措施》將支持民營企業牽頭或者參與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鼓勵民營企業建設國家和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平台,牽頭設立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深圳將同時加強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依託地方徵信平台整合水電、海關、稅務等銀行迫切需要的公共數據及金融、商業等領域的數據資源,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精準信用畫像提供支持。設立50億元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適當降低資金池入池門檻、提高補償比例,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至1%以下。
為了促進公平競爭,《措施》提出將加快推動深圳放寬市場准入24條特別措施落地實施,進一步放寬電信、能源電力、數據要素等領域市場准入。持續開展重大交易平台推介活動,鼓勵民營企業進一步參與深圳數據交易所、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台、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等重大交易平台建設。
建合規示範區 港企具優勢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受訪表示,深圳新政對港資民企亦是利好,比如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利於港企拓展內地市場,比如深圳着力推動的一些重大項目,如工業上樓、城中村改造等,港資可以發揮優勢、積極參與;此外,《措施》中提到深圳加快建設企業合規示範區,港資企業合規意識、法治觀念相對內地企業更加領先,可以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他同時表示,和國際企業和機構打交道也是港資、港企的長處,港企可以參與到「走出去」相關平台建設中來,並為內地企業提供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