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提供的碳中和中性筆受到記者青睞。\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碳中和」「碳達峰」是近兩年的熱詞。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所在地的博鰲鎮,其零碳示範區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綠色辦會更是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一大亮點。
對於記者來說,從註冊中心領取資料,是開啟博鰲亞洲論壇採訪的第一步。與往年那些厚實的背包相比,今年的媒體包採用了可再生材料製作,極為輕便,哪怕裝上各種電子裝備也不會覺得有負擔。搭載記者在會場和酒店之間往返的車輛,首次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新聞中心提供給媒體記錄使用的筆是碳中和筆,紙杯、垃圾袋等,全部也是環保材料製作而成。
本次論壇所有場館實現綠色電力供應,全部電力均來自島內外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年會期間,預計東嶼島最高用電負荷為6.64兆瓦,最高用電量為23.61萬千瓦時。比傳統供電減少標煤燃燒75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排放234噸以上。
背着再生材料的採訪包,喝着零碳咖啡,用着碳中和筆記錄嘉賓的精彩發言,記者的零碳生活成了這次論壇年會採訪最新鮮的體驗。
大公報記者黃寶儀、何玫、胡若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