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以視頻方式致辭。/大公報記者俞晝攝
中國數字經濟近年來高速發展,記者在正在舉行的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現場了解到,今年有不少互聯網大咖、嘉賓學者都將目光聚焦於攜手合作、共建數字經濟生態的話題上,並就如何「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言獻策,把數字中國的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其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編輯兼文匯報社社長、大公報社社長李大宏在「疫情下的數字社會」論壇上表示,大文集團將在建設數字中國進程中發揮香港媒體所長,服務國家發展所需,深化融媒體改革,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向海外傳播好建設數字社會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大公報記者 俞晝
作為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分論壇,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大公網協辦的「疫情下的數字社會」論壇10日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舉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編輯兼文匯報社社長、大公報社社長李大宏以視像形式發表致辭。李大宏表示,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進一步為數字化發展按下加速鍵。大文集團將在建設數字中國進程中發揮香港媒體所長,服務國家發展所需,深化融媒體改革,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向海外傳播好建設數字社會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李大宏表示,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創新科技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在上月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建設智慧香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具體措施包括建設智慧政府、實現特區政府服務「一網通辦」;開放數據並與內地探討內地數據向港流通安排,共同推動大灣區智慧城市協同發展;進一步擴大5G網絡使用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國際大都會,擁有發展數字經濟的良好通訊基礎設施,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數字科技的研發優勢。
傳播好數字社會建設「中國智慧」
他說,要深化融媒體改革,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要向海外傳播好建設數字社會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首先需要加快推進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不斷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
李大宏說,今年是《大公報》創刊120周年,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對《大公報》在各個歷史時期特別是新時代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充分肯定,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大文集團一直積極探索媒體數字化轉型之路,大力推動媒體融合,從單一紙媒向融合多媒體、覆蓋多平台的傳媒集團進軍,形成了報、網、端、微等各終端並行的全媒體傳播格局。
他強調,大文集團願與各方共同努力,發揮香港媒體所長,服務國家發展所需,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書寫更為精彩的時代篇章。
扎根實體經濟 推動產業變革
「阿里巴巴會始終扎根實體經濟,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利用好數字技術幫助中小企業,推動產業變革加速到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認為,過去二十多年的數字經濟發展,經歷了從「數字化的大流通」到「數字化的大物流」再到「數字化的大計算」三個歷史階段。
「大流通」的建設催生了「大物流」,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又關聯一二三各產業,在疫情等非常時刻中更彰顯其戰略重要性。而以上這三者都深植於實體經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必將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烈宏提出,「今年我國在『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不斷加速的情況下,率先實現了『物超人』,邁向了百億物聯的新時代,規模和速度都呈現出爆發趨勢,也催生了網絡價值的跨越式提升。」劉烈宏認為,「5G+工業互聯網作為實現工業化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的黏合劑和催化劑,為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新的工具箱。」
在劉烈宏看來,產業互聯網將「接棒」消費互聯網成為互聯網下半場最關鍵、最活躍的價值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