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得主喬丹(右)、「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格爾利希(左)在頒獎典禮上致辭。\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6日在滬開幕,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下稱「頂科協獎」)同步頒授。美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家邁克爾·喬丹因其「對機器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作出了根本性貢獻」榮膺「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德國生物化學家迪爾克·格爾利希憑藉「對蛋白質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運輸的機理及其選擇性的關鍵發現」摘得「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兩位獲獎者分別被授予獎章、證書和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單項獎獎金。
「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得主喬丹在「機器學習」領域工作近30年,是真正將機器學習用於文本和圖像分析等特定主題模型的開創者之一。他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寄語年輕人:「面對確定要深耕的方向,一定要勇敢探索不同的領域。」該獎項遴選委員會主席、2017年圖靈獎得主約翰·軒尼詩介紹,喬丹教授所做的雖然是基礎性研究工作,但自動駕駛、X光片分析、蛋白質摺疊預測等很多機器學習領域取得的突破,都離不開喬丹教授的基礎性研究理論框架。
表揚推動基礎科學成就
頂科協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格爾利希介紹了自己在細胞領域的研究歷程。通過深入研究,格爾利希團隊在可能是自然界最有效的蛋白質分選機制的核心發現了一種新的生物體狀態──FG相模型的核孔複合體通道,這一發現已遙遙領先於時代。從一開始不被學界認可到獲得肯定,格爾利希認為這段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使這個獎項於他而言更為珍貴。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兼頂科協獎管理委員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介紹,創設並頒發「頂科協獎」,旨在「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扶持青年成長」,頂科協獎就是要頒授給那些在基礎科學領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