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大深圳醫院院長張文智教授在發布會上介紹VBT技術原理。/大公報記者郭若溪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若溪深圳報道:近日,港大深圳醫院院長兼骨科醫學中心主任張文智教授帶領團隊成功完成內地首例脊柱側彎非融合VBT(椎體栓系術)微創手術,來自深圳本地的11歲女孩小依(化名)成為內地首位受益患者。目前,內地約有逾萬名早發性脊柱側彎患者,該項技術的引入,可改變傳統治療方式,減少手術次數,極大緩解患兒痛苦和家庭經濟負擔。
2020年,年僅9歲的深圳女孩小依在學校組織的脊柱健康篩查中發現脊柱側彎畸形,當時顯示側彎6。,第二年篩查發現側彎12。,之後的幾個月,小依脊柱側彎情況快速發展,彎曲達63。。小依爸爸劉先生多方了解脊柱側彎治療信息後,選擇到港大深圳醫院求醫。經過檢查評估後,張文智教授認為小依可以做非融合VBT手術。「這項手術在香港開展了3年多,進行了30餘例,均取得喜人的成果。脊柱側彎患者中,約有10%左右的患者可以適用這項技術,較為合適的年齡段是11-13歲左右,青春期剛開始的階段,這時脊柱的一邊能繼續生長,另一邊就可以進行控制。」張文智說。
據張文智介紹,VBT手術是一種「保留運動」的微創手術技術,通過螺釘置入側彎區域的椎體前部,再使用彈性張力繩將其連接。隨着脊柱的生長,側彎會進一步改善。這項技術開啟了脊柱側彎手術治療的新時代,作為國際新的手術方法,VBT在內地尚未有開展。
今年7月28日,張文智教授和脊柱外科副主任、顧問醫生朱鋒教授為小依進行了VBT手術。3個多小時的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小依術後第二天便可以在床上坐立,第三天即拔除了胸腔引流管,下地自行行走。
患兒手術後「長高」5cm
劉先生告訴記者,VBT手術費用約為15萬元人民幣,在使用了醫療保險和大病基金後,實際支付的現金約3萬元人民幣,比香港的私家收費便宜近十倍,「微創手術對孩子的心理衝擊較小,術後孩子沒有覺得自己做過很嚴重的大手術。」第一次感受到挺直脊柱的小依,驚喜地發現自己「長高了」5cm,已經和自己的姐姐一般高了,她開心極了。目前小依恢復狀況良好,脊柱彎曲已恢復至21。,能愉快地融入正常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