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總部經濟/877外企總部落滬 共鑄創新鏈

時間:2022-10-31 04:25:19來源:大公报

  圖:參觀者在上海「進博會」展廳體驗參觀蔡司的醫療器械產品。/新華社

  近年來,落戶上海,並將中國視為重要研發、生產、銷售中心的跨國公司並不少見。截至今年9月末,累計有877家公司在上海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其中近八成來自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主要聚集於生物醫藥、汽車製造、智能製造,以及商貿、物流、檢驗檢測等,共鑄創新產業鏈;全球500強企業設立的地區總部佔比約14%,大中華區及以上級別地區總部佔比約21%。有外資表示,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終未改,仍是跨國企業全球投資的重要目的地。/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夏微上海報道

  較之強生,西門子、羅氏、微軟、IBM、美敦力等跨國公司,近年來也紛紛在滬設立創新中心或加速器。這些企業的到來,很大程度得益於上海不斷深入的對外開放政策。以2020年12月施行的《上海市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的規定》為例,該政策在原有「外資研發中心」認定標準上,增加了「全球研發中心」和「外資開放式創新平台」,只要能達到相關認定條件,就可享受相應優惠措施。

  美醫療科企新項目移師臨港

  今年上半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及疫情短期擾動,上海實際使用外資仍超120億美元。同期,該市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6家、外資研發中心10家。截至今年9月末,已有逾6萬家外資企業在上海投資興業。

  「『後疫情時代』中國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成為眾多外商關注的焦點。」仲量聯行產業與物流服務部生命科學行業負責人毛欣透露,美國的一家知名醫療科技企業近期決定將原本設在美國本土的新項目落地上海,「他們已在上海臨港擴租了8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無獨有偶,另一家外資生命科學企業,此前一度放緩了在中國市場的擴張步伐,但疫情後看到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又決定積極推進其在華研發中心建設,目前已在上海外高橋布局了3000多平方米的物業。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自2002年在全國率先出台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政策以來,始終保持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對外開放」已成為上海「磁吸」外商投資及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優勢。

  助築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近年來上海始終將「吸引外資」作為擴大開放的重點工作,通過率先探索「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上海也藉此成為跨國企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布局的一大重要目的地。

  對此,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表示,下一步將採取「不斷擴大開放領域」「加快打造空間載體」「着力提供優質服務」三項舉措,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着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打造新時代外商投資首選地、高質量外資集聚地。

  畢馬威中國政府及公共事業行業主管合夥人喻鶯表示,中國全力推進經濟復甦,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增強了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她相信,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終未改,仍是跨國企業全球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