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糧食安全/內地保秋收 戰高溫抗乾旱

時間:2022-08-20 04:24:52來源:大公报

  圖:「江西糧王」李檢發擁有的萬畝農田。/大公報記者王逍攝

  截至8月19日,內地已連續發布高溫預警達30天。當前大部地區秋收作物處於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持續高溫所帶來的乾旱對作物產量產生了不小的威脅。全國各地紛紛採取措施戰高溫、抗乾旱、保秋收,從而保證糧食安全。江西「種糧大戶」身先士卒,全家蹲守田間抽水灌溉萬畝良田;陝西及時「抽黃」紓困,讓汩汩的黃河水流入農田。「我現在的目標就是不讓田裏的禾乾死。」面對嚴峻的旱情,年過六旬的「江西糧王」李檢發決心迎接挑戰。/大公報記者 王逍、李陽波

  江西是內地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截至8月16日,持續近一個月的乾旱災害已造成江西83個縣(市、區,含功能區)161.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74.3千公頃。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決定近期派出11個工作組,趕赴22個縣(市、區)開展農業抗旱服務指導工作。要求積極督促協調當地採取河流湖泊抽水、灌區引水、機井打水、人工降雨補水、抓住颱風天氣蓄水等方式,盡最大努力保障農業生產用水。

  「糧王」全家上陣 土法抗旱

  李檢發約20年前遷居至撫州市臨川區務農。他種田的方法講求經濟實用,抗旱也是如此。李檢發告訴大公報記者,乾旱缺水時,把水泵扔進水裏,接好管子,將水引入稻田,可避免和其他農戶因搶水產生糾紛。「要是遇見更缺水的情況,我們就在旁邊打水井進行灌溉。」

  「今年的旱情比以往嚴重,也有幹部過來給我們做抗旱指導,保障農用灌溉供電。我們抗旱的方式仍比較傳統,用水泵抽水灌溉。」目前,李檢發依靠周邊水源、10口水井,10個水泵抽水灌溉來保證萬畝農田處處有水,全家上陣蹲守田間地頭:每天凌晨四點左右至上午11點左右抽水,下午四點左右至晚上九點抽水,如此循環。「湖裏有水就抽湖裏的水灌溉。湖裏沒有水就抽井裏的水。」李檢發說。

  今年70多歲的陝西渭南蒲城縣農民王增戰最近正為旱情而着急上火。「這幾十年來從未遇到過的連續高溫和乾旱,讓人揪心啊。」就在王增戰手足無措之際,陝西省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管理中心及時開啟了第三輪夏灌。看着汩汩的黃河水流進自家玉米地,王增戰心裏頓時放寬了不少。

  陝西衛星助力 科學配水

  陝西6月起持續的大範圍高溫天氣嚴重危害農作物的生長。「持續高溫會造成土壤水分蒸發、作物蒸騰量大,形成『卡脖子旱』現象。」務農60多年的王增戰農業經驗豐富,「今年不僅是高溫,而且雨量極少,不及時澆水,將影響玉米產量,甚至導致無法收穫。」

  據介紹,1975年,陝西啟動「東雷抽黃」工程,依託28座抽水站將黃河水源源不斷引入農田。面對嚴重旱情,東雷抽黃工程6月初開閘抽水抗旱,這也是該工程近年來開機最早,運行規模最大的一次。

  6月中旬開始,陝西抽黃工程各個站點機組開始滿負荷和大流量運行,日灌溉農田近2萬畝。工程管理中心在灌溉間歇期加緊設備保養,出動清淤機械連續作業,清理閘前淤泥,為後續大流量用水掃清障礙。此外,該中心還把衛星遙感監測技術與「三測三報」工作相結合,及時了解田間墒情變化和作物需水信息,確保全灌區科學配水,加快進度抗旱保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