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幕後英雄/錢七虎:中國防得住核打擊

時間:2022-08-17 04:24:55來源:大公报

  圖:錢七虎曾為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獻策。圖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預製沉管隧道。\中新社

  【大公報訊】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末,85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榮獲「八一勳章」,作為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專家和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現代防護工程事業,為國鑄就固若金湯的「地下鋼鐵長城」,為中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近日,錢七虎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對敵人包括核打擊在內的任何打擊,「我們是能夠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

  在新中國的國防建設中,如果說功勳卓著的兩彈一星元勳們打造的是鋒利的矛,那麼,以錢七虎為代表的中國防護工程人則是為中國國防鑄就了堅實的盾。

  沒有強大的防護 一切威懾都沒用

  「現在經歷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當前是非常複雜的變局走向。」錢七虎說,「我們國家積極防禦戰略,我們不打第一槍,意味着我們要承受敵人的第一槍。我把我們的戰略武器撒手鐧保護好了,才能實施第二次反擊,所以防護工程顯得特別重要。」

  「防護工程兩個方面,一個國防工程,一個是人防工程,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兩個方面都建設了,那對敵人來說,就撈不到便宜了,他要打擊我們,撈不到便宜。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進攻武器,沒有強大的防護工程,一切威懾都沒用了。」錢七虎說。

  就其設計的防護工程能力,錢七虎介紹道,防護工程「應當說是我們對於指揮領導機關,對於我們的戰略武器是要萬無一失、絕對安全的,也就是說對敵人的任何打擊,包括核打擊,我們都能保護我們的安全。」他續指出,隨着敵人打擊手段不斷發展,我們的防護手段也在不斷發展,「所以我們可以告訴我們人民,告訴我們領導,我們是能夠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

  1954年,17歲的錢七虎被保送進入到當時中國頂級的軍工學府──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新中國成立初期,現代化國防建設基本都是從零開始。「我們哈軍工教材是蘇聯翻譯過來的,教材還只是防炮彈、炸彈的,不是防核武器的,核武器的書沒給我們,所以後來叫我去到蘇聯留學,繼續學防核武器的理論。」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軍事強國開始研製新型鑽地彈、鑽地核彈,中國防護工程面臨「藏不了、抗不住」的新挑戰。為此,錢七虎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深地下防護工程的構想。為了實現這一構想,他率隊建立了防護工程抗高速鑽地彈打擊計算方法,研發了新型防護材料和高抗力複合結構,並應用於諸多重要軍事工程,為中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

  矛盾一直發展 科技強軍永在路上

  面對武器日新月異的發展,錢七虎指出,防護工程要達到「超高抗力」,即是當別人正在研製還沒有裝備時,我們就要研究出能夠防住這個打擊手段的能力。「科技強軍永遠在路上,因為矛盾一直在發展,所以我們的使命永遠在延續。」錢七虎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